<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地方要聞

    山西綜改當前須過八道坎兒——轉型綜改兩年踐行狀態述評

    張臨山
    2013年04月22日08:15   來源:山西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勇于搶著干跨過“患得患失”的坎兒

    有一些人不想干、不敢干,但更多的人是想著干、搶著干。不過,這些想著干、搶著干的人也有一個發問:干好了,能怎樣?

    是的,無論如何,干成了事情,做出了成績,總是希望得到認可。于公,在其位謀其政,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于私,若成效明顯、領導認同,也奮斗出一個好前程,實現人生的價值。

    近兩年,記者在走基層時發現,執政為民、努力做事者大有人在。臨汾侯馬統籌城鄉破解二元結構的探索,朔州平魯普惠型民生的投入,晉城城區非資源型主導產業的確立,都是全省的典型。

    綜改能否成功,核心與關鍵在人,必須全面調動人的積極性,形成推動干事創業的機制。

    采訪中不少領導干部、綜改專家建議,對于搶著干、干成事的人,三種途徑的激勵當為有效。一者,敢想敢干者必然先行先試,對先行先試不是直接給錢給糧的幫助,或可給予比錢糧更重要的賦予更多自主權的支持。二者,堅持“誰發展快就支持誰”的原則,對轉型改革試驗走在前面的地區加大政策傾斜和保障力度,通過扶優扶強鼓勵和激發干部群眾放膽爭先、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三者,省委、省政府已然做出制度安排。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先行先試,把主要精力放在先行先試上,既要用好拐杖,更要自主走路;既要敢于“破”,又要敢于“立”。

    總之,“要在先行先試的主戰場考驗識別干部”,要抓緊建立健全轉型綜改試驗的考核評價體系,把轉型綜改試驗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加強跟蹤檢查。“對敢行敢試、快行快試、善行善試的優秀干部,給予表彰獎勵,優先提拔重用。”

    重點突破干跨過“全盤平推”的坎兒

    轉型綜改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攬和統領。但實際踐行中,不少地方的綜改工作缺乏重點突破,眉毛胡子一把抓,各項工作全盤平推,沒有特點,沒有亮點。

    矛盾論告訴我們,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堅持兩點論,又堅持重點論,這是我們工作的方法論。與其他綜改區相比,山西綜改區的主題“資源型經濟轉型”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的特點,其發展和改革任務覆蓋面廣、涉及領域寬。推進綜改試驗區建設,必須堅持前瞻性、長遠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既要對未來的改革布局和戰略目標遠景規劃,又要找準近期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既要對轉型綜改的核心和實質從面上把握,更要密切結合本地實際從點上大膽突破。

    經濟體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問題千頭萬緒。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會事倍功半。因此,改革必須找到牽一發動全身的突破口。

    近期,圍繞四大領域轉型任務和十個方面綜合配套改革任務,省委、省政府重點部署了近期推進的重點任務,即重大改革、重大事項、重大項目、重大課題,以尋找牽一發動全身的突破口。其中,重大改革是推進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的動力和源泉,重大事項是轉型綜改的重要支撐,重大項目是轉型綜改的重要抓手。三個方面有機聯系,共同繪制了山西轉型綜改的行動路線和操作路線。

    綜改搞了兩年多,現在是需要突破的時候了。要在轉型綜改中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避免工作的“平面化”。各市、試點縣(市、區)、省直部門、試點企業,都需結合各自的實際,選準主題,避免盲目照搬,力戒重復雷同,瞄準一兩個方向重點突擊,力求突破。

    全面理解干跨過“自說自話”的坎兒

    記者在近幾年的采訪中感覺到,不少地方人人都在喊綜改,人人都在干綜改,但真正懂綜改全局的人卻沒多少。結果是,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想當然的綜改,人人都按自己的理解去搞綜改。有關專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自說自話”。

    蓮發藕生,必定有根。這是為什么?主要是缺乏對綜改全面、完整而科學的認識。所以,現在需要重建“綜改觀”,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綜改觀”,十分必要而迫切。

    綜改是什么?是國家交給山西的“命題作文”和歷史任務,努力去破解制約資源型經濟轉型的體制機制,探索出一條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在山西試驗成功后,向全國其他地方推廣。從世界經濟發展史看,資源型經濟并不是無法治愈的頑癥。如果經濟發展策略得當,制度安排合理,產業轉型充分,資源豐裕的地區就有可能從資源經濟的泥沼中拔出,最終實現資源型經濟的轉型發展。

    山西轉型綜改的核心是什么?是改革,也就是體制機制的創新。多年以后,山西綜改要向中央“交賬”,交的就是改革的賬,一個對全國同類省份具有示范意義的改革的賬。諸如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等國家級綜改試驗區,無外乎試驗內容的“引領性”、重點任務的“攻堅性”、改革成果的“示范性”。

    稍加留意,從已有的國家級綜改試驗區的基本經驗看,四個特征明顯:不再主要依靠優惠政策的支持,而是要堅持圍繞破除阻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先行先試;不再完全摸著石頭過河,而是有一個改革的方向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更加注重統籌兼顧和以人為本,推進各項改革進程;充分發揮地方的創造性優勢,通過省部合作機制實現上下聯動,保證改革階段性成果與改革的總體方向相一致。

    這些,都是山西綜改的鏡鑒,也是努力的方向。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