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

    述評:中國力量托起汶川災區新夢想

    2013年05月11日14:3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我們不再孤單害怕,因為國家沒有忘記我們!苯衲辏笟q的郎錚說!拔覀儼徇M了新學校,校園窗明幾凈,四季花開,鳥語花香,還能在網絡上和全國的小朋友一起聽課、一起游戲呢!”

      如果說在完成恢復重建主要任務期間全國上下展現出一股悲壯之情,那么如今災區則更多是以豪邁之情脫胎換骨為一個安居樂業、生態文明、安全和諧的新家園。

      日前,四川省委啟動了“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主題教育活動,為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凝聚正能量。

      災區重建不是原來能力的翻版,而是抓住恢復重建中新的發展機遇,使災區與全國人民一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如今,災后重建配合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研發和產業升級已嵌入了災后重建。汶川地震中損失最嚴重的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震后布局火電、燃機、核電、風電等八大產業“多電并舉”,以實現戰略轉型。

      災區農村結合當地文化和地理資源優勢發展旅游,吸引了來自周邊縣市和成都的游客。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是著名的三國古戰場,自古為蜀都北部的“門戶”,震后集中修建的房屋是黑白相間的徽派風格,吸引了來自周邊縣市和成都的游客。去年,當地接待游客70余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1.86億元,核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萬元。

      自2011年9月四川適時啟動災后發展振興規劃以來,產業發展、就業促進、扶貧幫困、生態保護和地質災害等重點工作不斷推進。據統計,汶川地震后,四川國內生產總值4年翻了一番,突破2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000美元。四川主要經濟指標已全面超過震前水平,正由西部經濟大省向著“全國經濟強省”的夢想邁進。

    (責編:權娟、高雷)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