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七一社區        注冊

    追憶過往,夢想徜徉

    湖北武漢 匡芳 

    2014年01月15日16: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爸爸說起他兒時的記憶,最讓他刻骨銘心的是家里的那幾間土磚房。晴天還好,一到風雨天,便提心吊膽,房子到處漏雨,到處進風。風停了,雨住了,天空依然霧蒙蒙,黑沉沉,屋內依然滴滴答答,到處臟兮兮,濕乎乎。令人心煩的還有“露天擺糞缸,蚊蠅嗡嗡叫”,更不能忍受的是他家五口人擠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一間房子內,人口多,地方窄,鬧了不少笑話,尷尬的事情也接連不斷。爸爸說,那時最大的愿望就是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小臥室。

    80年代,改革的春風也吹醒了我們村那沉睡的村莊。社里搞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許多人家靠黨的富民政策,靠勤勞發家致富,過上了好日子。紛紛蓋起了紅磚青瓦的大磚房。十四歲的時候,我考到了縣城的一所高中讀書,吃住在校,月余回家一趟。學校的宿舍也是紅磚青瓦,寬敞明亮,我再沒有透風漏雨的擔心。然而一到刮風下雨的日子,我依然惦記著家里的幾間土磚屋,心里沉甸甸的。十五年那年,有一次,我偶爾兩個月沒有回家,當我放假回到老家時,卻怎么也找不到我所熟悉的那幾間土磚屋了,代之而起的是剛剛峻工不久的兩層樓的新瓦房。爸爸說:“土磚房不能住了,年年修房年年漏雨,整天擔驚受怕。” 爸爸帶我上了二樓,指著一房間對我說:“這間臥室是分給你的,以后,你就住這間房。”

    90年代,我參加了工作,也嫁了人,回去的日子也少了。爸爸說,我們村里相繼建起了樓房,有相當的一部分人住上了洋樓。90年代末,我爸也不落后,蓋起了一棟三層的小洋樓,樓房用上了自來水,樓房前是一個大水泥坪,房子周圍種上了許多花木,還砌上了高高的圍墻,裝上了大鐵門。爸媽擁有了一個文明、進步、清新、亮麗的新家園。幽雅的環境,室內精美的裝修,使家人的生活條件大有改觀。

    我們小家的一家三口也在城里購買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四室兩廳房,房里瓷磚鋪地,墻面潔白,家用電器高檔齊全,家具時髦舒適,廚房里安著燃氣灶、抽油鹽機、鋁合金門窗,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難怪去年過年時,父親端著酒杯感嘆:“我們如今也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啦。想當初,我們那輩人哪想得到能夠住上寬敞明亮的房子,現在真的實現了,我知足啦。” 望著父親滿足而感慨的神情,我忙說::“爸,好日子還在后頭呢,您就看著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吳斌、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