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起點高水平加快結構調整推動轉型發展
2011年4月以來,梳池村扎實推進“四在農家”新農村建設,流轉土地700余畝,建成了以苗圃、水果、辣椒、蔬菜為主的“四大產業園”,帶動周邊100多戶群眾發展特色種植業,每戶年增收800元。“葡萄品種如何?好不好賣?收益怎樣?”張高麗走進村民都幫燦的果蔬大棚,與他親切交談。當聽說都幫燦采用大棚種植葡萄、地瓜和其他果蔬,4畝地一年收入超過8萬元,比兩年前種植水稻、玉米收入翻了好幾番時,張高麗高興地說,這就是農業結構調整給群眾帶來的實惠。
在都幫燦家的小院里,張高麗熱情招呼村民們坐下來,與大家親切座談。“你們對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有什么意見和建議?”“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我就是專門來聽你們意見和建議的。”村民們踴躍發言,紛紛就加強對農業結構調整的技術指導、延伸通村公路、興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張高麗認真聽取發言,不時與大家交換意見。他說,看到遵義革命老區農民群眾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由衷感到高興。歷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三農”工作非常重視,中央有好的政策,大家自己也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每個人都有夢想,雖然大家目前發展得不錯,但還要繼續向前發展。結構調整的路子寬廣得很,要想方設法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要加大農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結合本地特色努力建設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把田園風光、青山綠水留給子孫后代。
考察中,張高麗主持座談會,聽取了我省經濟工作情況匯報。他指出,今年以來,全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錯綜復雜,主要指標在合理區間。經濟既有增長動力、也有下行壓力。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沉著應對嚴峻的挑戰,統一思想認識,堅決按照中央確定的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致力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的質量效益,確保全面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
張高麗強調,必須堅定信心、底線思維、立足當前、利于長遠,統籌考慮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必須果斷采取財政、金融、價格等政策措施,支持合理的基礎設施、民生工程、服務業和出口企業、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擴大國內外需求;必須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權,吸引民間資本投向需要的領域和產業,鼓勵各類企業在公平競爭中優勝劣汰,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必須化解產能過剩,加大污染治理;要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堅決防范財政金融風險。
張高麗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說,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貴州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民族團結進步堪稱典范,今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增速較快、效益較好、后勁增強、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實踐充分說明,只要團結堅強、凝聚共識、真抓實干,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一定能夠實現大的發展。
張高麗說,中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戰略發展空間,要從實際出發制定政策,大力支持中西部開發開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貴州工作,把貴州經濟社會發展上升到了國家戰略。他要求貴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結合自身實際,對近年來實踐證明正確的發展思路、發展戰略和工作舉措要毫不動搖、堅定不移,以“釘釘子”的精神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實現更大的發展變化。要在高起點、高水平上加快轉型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理念,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快經濟發展,建設生態貴州;統籌城鄉發展,穩妥推進城鎮化,做好扶貧工作,支持民族地區跨越發展;把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解決問題、發展經濟結合起來,為老百姓多辦實事,以優良作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努力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考察期間,張高麗還參觀了遵義會議會址,瞻仰了遵義紅軍山烈士陵園,并向紅軍烈士敬獻了花籃,同干部群眾一起緬懷革命先烈。
省委書記趙克志陪同在遵義市的考察。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李智勇,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等隨同考察。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省領導諶貽琴、廖國勛、陳剛、廖少華、慕德貴、王江平等分別參加有關活動。(記者 楊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