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超半數(shù)國民自認讀書少

    舉辦全民閱讀活動的呼聲較高

    張  賀  徐歆芷

    2013年04月19日08:39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付費下載閱讀接納度降低,紙質(zhì)圖書閱讀量仍處較低水平

    2012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zhì)圖書閱讀量為4.39本,報紙和期刊閱讀量分別為77.20期(份)和6.56期(份),電子書閱讀量為2.35本。與2011年相比,報紙和期刊的閱讀量均有下降,紙質(zhì)圖書和電子書閱讀量均有上升。

    電子書的閱讀量增幅較為明顯,2012年我國國民人均閱讀電子書2.35本,比2011年的1.42本增長了0.93本,增幅達65.5%。在接觸過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的國民中,有40.1%的人表示能夠接受付費下載閱讀,這一比例比2011年的41.8%下降了1.7個百分點。

    【解讀】

    紙質(zhì)圖書閱讀量僅比2011年增長不到0.04本,遠低于韓國的11本,法國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國的7本。與我國每年近40萬種的出書品種相比,我國的國民圖書閱讀量顯得格外低。

    郝振省認為,造成出書與讀書二者之間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節(jié)奏和閱讀節(jié)奏不吻合。出版社要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提升影響力,必須多出新書,由于出版節(jié)奏很快,對于閱讀需求的匹配也就顯得較為粗糙了。 

    不到兩成國民滿意個人閱讀情況,近七成希望舉辦閱讀活動

    超五成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shù)量較少,接近七成國民希望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舉辦閱讀活動,這一比例比2011年增長了6.6個百分點。

    2012年我國國民對個人閱讀量評價中,只有1.3%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量很多,7.1%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量比較多,有38.5%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量一般,53.1%的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量很少或比較少。

    對于個人總體閱讀情況,有19.1%的國民表示滿意,比2011年的21.2%有所降低;有22.8%的國民表示不滿意,比2011年的20.9%有所上升;另有58.1%的國民表示一般,這一比例與2011年(57.9%)基本持平。

    我國國民對當?shù)嘏e辦全民閱讀活動的呼聲較高,而農(nóng)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鎮(zhèn)居民。2012年有69.2%的國民認為有關(guān)部門應(yīng)當舉辦讀書活動或讀書節(jié),比2011年的62.6%增長了6.6個百分點,其中,城市居民認為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應(yīng)該舉辦閱讀活動的比例為65.6%,農(nóng)村居民中這一比例高達73.2%。

    【解讀】

    在閱讀方面,國民的認知與行動之間好像始終存在一道無形的鴻溝,數(shù)據(jù)表明,超半數(shù)國民在認識到自己閱讀量不夠的同時卻沒有把閱讀付諸實踐。這說明,閱讀仍然不是習慣。國外有調(diào)查顯示,一個人的閱讀習慣必須在12歲之前養(yǎng)成,否則閱讀的大門就對他永久關(guān)閉了。顯然,我國的大部分國民缺乏開展閱讀的決心和習慣。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閱讀活動會受到歡迎——只有在某個契機的刺激下,大家才會去讀書。

    過去幾年,我國讀者最喜愛的十大作家排名中很少出現(xiàn)莫言的名字,但2012年莫言榮登榜首。徐升國表示,閱讀受環(huán)境和輿論的影響很大。輿論能夠營造閱讀氛圍,對閱讀文學,特別是純文學的推動具有獨特的作用。“這也讓我們思考,怎樣利用契機吸引更多人閱讀。”

    上一頁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guān)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