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訃告

    吊唁吳仁寶 華西村“只收花圈不收錢”

    吳偉
    2013年03月22日10:0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qū)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今日8點08分,江蘇華西村原黨委書記吳仁寶追悼會舉行。昨晚,工作人員正在搬運悼念用的花圈到民族宮門口。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昨日,正在布置的追悼會現(xiàn)場。馬啟兵 攝

      中共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原黨委書記吳仁寶曾經(jīng)說過,他想工作到88歲。3月18日,85歲的他辭世。

      今天上午8:08,他的追悼會在華西村民族宮大禮堂舉行。華西村民族宮是他日常給大家上思想政治課、開村民大會、各類報告會的地方。當?shù)卮迕裾f,這也是他平時在村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地點之一。

      “送錢的我們不能收”

      自吳仁寶辭世當晚,華西村的地標、位列世界第15高樓的華西村龍希大酒店就熄滅了外飾彩燈,為他志哀。

      龍希大酒店的東側(cè),是曾為讓“華西人不淋雨”而建的“萬米長廊”。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吳仁寶家就位于長廊的一角。現(xiàn)任華西村黨委書記、吳仁寶第四子吳協(xié)恩說,按吳仁寶生前意愿,其葬禮一切從簡,靈堂被設在了這座老宅中。

      治喪委員會成員在靈堂前對記者表示:“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外來領導,只接受花圈,其他一概不收,這是死規(guī)定”,“有送錢的,我們不能收”。

      吊唁者太多交通管制

      3月19日以來,“萬米長廊”兩側(cè)逐漸排滿了從中央到地方、個人,以各種級別、名義贈送的花圈。墻上,前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到華西村參觀等大照片,都被一層花圈掩蓋。空氣中彌漫著百合花的清香。

      設在吳仁寶家中的靈堂陸續(xù)接受公開吊唁。華西村民、周邊村民、從外地趕來吊唁者太多,華西村為此采取交通管制以控制人流量。

      臂纏黑紗的吊唁者們,被分批引進停靈處,與身穿藏青色外套,身上覆蓋黨旗的吳仁寶遺體告別。

      在等待吊唁的人們中,有從周莊趕來,褲腳還粘著爛泥未及清理的73歲老人現(xiàn)場失聲痛哭;有現(xiàn)在外出讀書趕回華西吊唁,小時候曾被吳仁寶親手抱過的華西村民;有排了幾次長隊幾次三番重復吊唁的外來仰慕者。

      “我來見證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吳仁寶創(chuàng)造了一個無法復制的奇跡”,從幾公里外的新橋鎮(zhèn)趕來吊唁的沈女士說。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guān)專題
    · 吳仁寶:八十五年人生奉獻給“天下第一村”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