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凸現,企業遭遇訂單荒、融資難

    熱點聚焦·為實體經濟解難題⑤:"寒流"來襲金融要送"雪中炭"

    記者  許志峰

    2013年02月18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勾 犇繪(CFP)

    企業轉型拖不得了

    尋找市場需求的“藍海”

    產能過剩是當前部分行業的突出矛盾。在陣陣“寒流”中,企業過得怎么樣?有什么應對之招?在融資上有什么期盼?春節前,記者前往福建,走訪了一些企業和金融機構。

    對于造船業來說,2012年無疑是愁云慘淡的一年。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海運貿易增速放緩,對船企造成直接沖擊,“交船難、接單難、融資難”成為普遍性問題。據了解,福建船企中,有相當部分去年只能保持低水平生產,手持少量訂單,嚴重的則陷入開工不足和停產困境。

    然而,在福建船舶集團所屬馬尾船廠財務總監李柳根臉上,看到的卻是一片喜氣。“目前,我們公司手上的訂單有29艘,總金額6.9億美元,生產計劃已安排到2015年上半年了!”他告訴記者。

    在馬尾船廠的廠區走一圈,可以看到四五艘船正同時在緊張施工中,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整個行業如此不景氣,為什么馬尾船廠的日子過得還不錯?李柳根道出其中的“秘密”:雖然船舶運輸市場低迷,但用于油氣開采的海洋工程裝備市場卻很活躍,發展勢頭有超過傳統船舶之勢。近年來,馬尾船廠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目前產品以海工輔助船為主。主要客戶群體也由航運公司轉向海洋石油服務商。

    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其實不乏市場需求的“藍海”。今年1月,廈船重工成功與北歐一家知名航運公司簽訂了8500車位汽車滾裝船建造合同,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滾裝船。能夠得到這一寶貴的訂單,與廈船重工及時“轉方式、調結構”的努力密不可分。 

    對于從事工程承包的中國武夷實業股份公司來說,則是從“走出去”、向外轉移產能中嘗到了甜頭。

    上市公司公開信息顯示,去年,一些工程承包行業巨頭都不同程度出現收入下滑。而中國武夷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近31%,利潤同比也有明顯增長。這其中,海外業務的快速增長是重要因素。

    “我們在非洲的業務增長很快,貢獻的利潤也越來越多。”中國武夷總經理丘亮新說。他告訴記者,公司已在肯尼亞取得公路和橋梁、房屋建筑與土木工程等最高級別A級承包商資質,成為肯尼亞最大的國際承包商。

    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