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十八大精神在基層:公安部黨委下基層禁警車開道

    2013年01月16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湖南龍山

      土家織錦新傳承

    人民網長沙1月15日電  (侯琳良、胡域)寒冬的夜晚來得早,湖南省龍山縣這個土家族聚集的大山里顯得特別寧靜。然而,龍山縣城一隅的“黎成鳳土家織錦傳習所”內卻熱鬧非凡。這里,正在舉行農民教育土家織錦表演賽。

    燈光下,炭火燒得正旺。七彩斑斕的絲線在30多名織女手中相互交錯,腳踏桿、腰匍匐……一個個嫻熟的動作之后,一幅生動的“陽雀(杜鵑)報春”圖躍然布上,格外鮮艷。

    黨的十八大對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文化產業賦予了新的內涵。湖南省龍山縣將土家織錦后繼人才培訓納入農民教育范圍,提供織錦技能培訓資金和建立織錦技能培訓基地。全縣先后創辦了7所土家織錦技藝傳習所和40多家織錦工藝坊,每年可培訓學員700余人。同時,該縣組織開展的土家織錦表演賽也使土家織錦技藝在表演中得到提高。

    龍山縣的銀行、科技等部門特別注重對土家織錦的扶持,不僅給織錦行業提供貼息貸款,還組織科技部門派出科技特派員,研究土家織錦新技術、新形式,傳承技藝同時又注入新的元素。目前,龍山縣有1500人從事土家織錦行業,年生產量30多萬件,年產值逾3000萬元。

    土家織錦在當地土家語中俗稱“西蘭卡普”,具有3000多年的歷史,名列“中國四大名錦”之一。2006年,土家織錦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龍山縣也被評為中國土家織錦之鄉。據統計,龍山土家織錦已發展到藝術壁掛、地毯、床上用品、民族服飾、包袋等120多個品種,獲得各種專利58件。產品已銷往廣州、深圳、北京、武漢、上海,甚至歐美、韓國等地。

    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