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故事工作室:歷史性趕考的嶄新答卷【2】

    記者  嚴  冰  陳振凱  柴逸扉

    2016年08月04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你年紀比我小,是我老弟。”

    說這話的是習近平總書記,他拉著手的“老弟”則是寧夏涇源縣大灣鄉楊嶺村的村民馬克俊。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習近平在寧夏部分地區深入農村、企業、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進行調研考察。

    在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姚磨村的蔬菜基地,他問:“檢測標準怎麼樣?”“一畝地收入多少?”“農活有技術員指導嗎?”“噴灌設施一畝地成本多少?”

    看似瑣細,但群眾利益無小事。

    作為“考生”裡的第一責任人,習近平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擔任總書記3年多來,他已走遍全國2/3以上省份。

    作為“考生”整體,中國共產黨在“趕考”途中不忘群眾路線。中國共產黨各級領導干部、普通黨員,同樣在做“答卷”。

    老高就是這樣一個人。

    老高叫高德榮,今年62歲。退休前,他曾任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副主任、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縣長、獨龍江鄉鄉長等職,當地人稱他“老縣長”。他最牽掛的事,始終不離兩個字:一個是“路”,高黎貢山的路﹔一個是“富”,獨龍族同胞如何致富。

    曾經,獨龍江鄉沒通公路,大雪封山后郵路中斷,以至於當地人把《人民日報》稱為“人民年報”,把《半月談》叫作“半年談”。而老高要帶領大家解決的就是“通路”與“致富”這兩件大事。為了方便了解情況、解決問題,他把辦公室安在獨龍江邊。

    終於,路通了,致富辦法找到了。2014年元旦前夕,習近平得知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的喜訊,立即作出批示:“獲悉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十分高興,謹向獨龍族的鄉親們表示祝賀!” 他希望獨龍族同胞“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早日實現與全國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過上小康生活的美好夢想”。

    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這是中國共產黨的莊嚴承諾。

    “現在吃一頓400塊錢的飯,要10個人簽字才能報銷。”

    李明是海南省東方市的基層公務員。他說,如今因為要在發票上簽字,有些飯也就不敢吃了。

    “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地都在“三公”支出等方面嚴格標準,並對違反行為嚴厲通報並處分。僅2016年上半年,全國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問題19160起,26900人受到處理,20159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沒有了‘以酒會友’的荒唐理由,應酬時間明顯減少。上班秩序正常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李明說。

    十八大以來,各地餐廳高檔消費少了,平價菜多了﹔天價月餅、粽子少了,走“親民風”的產品多了﹔群眾對干部腐化奢靡抱怨的少了,對清新廉潔風氣贊揚的多了……

    “考官”對“考生”的印象變好了,他們的距離也在變近。

    “五、四、三、二、一,爆破!”

    巨響之后,一座座巨人般水泥高塔轟然倒地。

    2013年12月17日,河北一天內集中爆破拆除18家水泥企業﹔2014年,又有17家水泥企業集中爆破。到2017年,河北將壓減6000萬噸鋼鐵、6000萬噸水泥、4000萬噸煤、3000萬標準重量箱平板玻璃,大幅度壓縮產能。

    當前,河北發展正在突破重圍,努力實現歷史性轉軌。曾經,河北省一再增加鋼鐵、煤炭、水泥產能。有人戲言,鋼產量“中國第一、河北第二、世界第三”。產能不斷增長,利潤不斷縮水,污染不斷加重。

    為了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更好實現發展,中國必須做好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五大重點任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這同樣是嶄新答卷裡的重要內容。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