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七一社區(qū)        注冊

    群眾們的老伙計——吳金印

    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  吳思瑤

    2013年09月09日16:41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黨新聞網(wǎng)

    高清組圖:情系群眾數(shù)十載——吳金印

    鏡頭二:串百家門,吃百家飯,解百家難

    吳金印愛攀窮親戚,好交窮朋友。在唐莊鎮(zhèn)工作,吳金印很少在機關呆著,更喜歡串百家門,吃百家飯,一邊幫老鄉(xiāng)挑水、掃地、烘火,一邊了解基層情況,每天都按時給老百姓交飯錢。

    吳金印在砂掌村蹲點時,看到五保戶武忠體弱多病,便住進了他家,跟老人床挨床,鋪挨鋪。

    他見老人走路一瘸一拐。便問,“大爺,您咋啦?”老人不好意思地沖他一笑說:“沒啥事兒。”吳金印搬起老人的腳一看,發(fā)現(xiàn)有個腳趾甲,彎彎地長到了肉裡,外邊兒都磨出了老繭。看罷,吳金印就馬上燒了盆熱水,忙著給老人洗腳。隨后,又用小刀輕輕地,一層一層地將老繭割去……

    老人感動地說,“就是有個親兒子,也不一定能像金印這樣對待我!”

    有一年冬天,寒風呼嘯,冰冷刺骨。吳金印到大司馬村檢查防火工作,老遠就看見一對母子吃力地抬著一個坐輪椅的殘疾人蹣跚而行,他急忙上前幫忙。細問之下,得知殘疾人叫韓志明,高位截癱,家裡經(jīng)濟十分困難。好不容易借錢蓋起一座房,但村裡搞規(guī)劃,佔了他家門前的路,讓他走鄰居家的院子。院裡道路坑窪不平,坐輪椅出入很不方便。每次穿過院子,娘倆都得抬著輪椅過往。

    第二天,吳金印就帶著鎮(zhèn)上的干部來到村上,為韓志明修了一條從家裡直通大街的路。從此,吳金印和韓志明交上了朋友。夏天下雨,房子漏水,吳金印出錢幫著修。冬天,他把自己的新棉衣、新棉被送到韓家。吳金印每次來探望,韓志明都緊緊地拉住他的手,總有說不完的心裡話。

    當?shù)厝苏f,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講一天都將不完。

    鎮(zhèn)上和村裡的干部說,老吳不僅自己帶頭生活在群眾中,還要求大家都走到群眾中去。為了形成制度保障,他特意制了一個表,給每個干部規(guī)定了每個月在群眾家住的天數(shù)。一月一檢查,住不夠的干部要挨批評。

    老吳的“感言”:“老百姓養(yǎng)一頭豬,一年能掙幾百元﹔養(yǎng)一隻雞,一年能攢一罐雞蛋。咱們當干部的,吃的是群眾的糧食,花的是群眾的稅收,如果不替群眾辦事兒,還不如一頭豬、一隻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吳思瑤、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