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州
記者12日從廣東省紀委了解到,廣東省紀委暗訪組近日走訪村委、企業等多地多部門,在茂名市白石鎮現場電腦查賬時,卻遭遇鎮委書記授意停電對抗調查。(4月13日人民網)
面對紀委的暗訪調查,當地鎮委書記非但不積極配合,反而在調查時公然叫板紀檢人員,授意相關人員停電、對抗暗訪,如此猖狂的態度驚呆了眾人。
其實,對于鎮委書記授意“拉閘停電”的行為,一方面說明其“心中有鬼”,實屬“掩耳盜鈴”、“此地無銀三百兩”,必須對其進行徹查,并依法依紀進行嚴懲。另一方面,如此對抗組織調查的小伎倆,其實并不意外,只是更突顯了反腐敗斗爭的必要性和嚴峻性,因此紀檢部門應主動作為,把紀律頂在前面,堅持零容忍,形成“伸手必被捉”的穩定預期,打消違紀違規者的僥幸心理。
不難發現,雖然中央反腐整風越來越深入和常態化,但仍有一部分人心存僥幸,對紀律調查產生了“抗性”,試圖干擾、阻礙組織審查。有的通過關系向巡視組主要領導說情打招呼,有的與行賄者訂立攻守同盟、轉移贓款贓物,還有的專門模擬紀委問話,與公檢法系統親屬研究對策。比如,四川蓬安縣原書記袁菱被舉報后猶如驚弓之鳥,竟把老板一個個叫過來“模擬談話”;南昌航空大學原黨委書記王國炎則與行賄者訂立攻守同盟,轉移贓款贓物,妄圖蒙混過關;河南平頂山一違紀官員燒毀賬簿對抗組織審查被“雙開”......
對于對抗紀律調查的頑固分子,黨紀處分條例有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干擾、妨礙組織審查行為的,可以依照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今年1月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亦指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把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等行為作為審查重點,對轉移贓款贓物、銷毀證據,搞攻守同盟、對抗組織審查的行為,必須納入依規懲處的重點內容。
再狡猾的狐貍也斗不過好獵手。各級紀檢部門要始終保持正風反腐高壓態勢,在加大查處腐敗問題力度的同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執紀必嚴。對于那些“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墻不回頭”之徒,要找準突破口,從重或加重處分;對于在背后充當保護傘的,一律深挖到底,連根拔起。
當然,反腐敗和作風建設不能只靠紀檢部門孤軍奮戰,紀委調查遭遇對抗和抵制,更突顯了制度反腐和公眾監督的重要性。因此,要把民眾和輿論引為監督執紀的支持力量,能讓紀檢部門更加耳聰目明,更好地履行捍衛黨紀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