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七一社區(qū)        注冊

    從陳云“就地取材用干部”看為政之要

    倪洋軍

    2015年08月11日10:54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1987年1月16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陳云講到就地取材用干部時說:“我們用干部,要五湖四海,平常不熟悉的干部也要用。就地取材是很重要的一條原則。”他還結合自己選拔使用干部的經(jīng)歷,講了一句經(jīng)驗之談:“我新到一個地方工作,經(jīng)常是不帶什么干部的。”

    就地取材用干部,陳云倡導了一生,也堅持和實踐了一生,無論在什么崗位、什么地方,陳云都始終堅持五湖四海、就地取材,培養(yǎng)和選用了一大批德才兼?zhèn)洹嵖兺怀龅母刹俊!熬偷厝〔摹敝杂腥绱舜蟮耐Γ褪且驗樗N含著高超的政治智慧、杰出的領導藝術、無私的品德風范和高尚的公仆情懷,無怪乎陳云說,對領導者而言,“用干部的最高境界是‘就地取材’”。“就地取材”是陳云留給全黨的一筆寶貴財富,也是陳云一生選人用人的真實寫照和顯著特征,更是各級各地黨員干部必須恪守的為政之要。

    毛澤東同志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性因素。干部選任必須堅持五湖四海、就地取材的用人原則,但是,縱觀官場之內(nèi),一些領導干部在選人用人問題上,只將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強調(diào)的原則和規(guī)定掛在嘴上、行在文中,在研究和安排干部的時候,總習慣性地將目光聚焦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局限于那些喜歡在自己面前“表現(xiàn)”的群體中,缺乏五湖四海的胸懷以及就地取材的謀略,導致“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怪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各種“關系病”也就會乘虛而入。比如,有的搞小山頭、小圈子,以人劃線、以地域劃線,進不了圈子就進不了班子;有的搞人身依附,拉幫結派,導致一些干部信奉“琢磨事不如琢磨人”、“干對事不如跟對人”的官場術,一些地方和單位出現(xiàn)了“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現(xiàn)象。而在監(jiān)督不到位的情況下,領導及其身邊人往往會形成借權腐敗、借勢斂財?shù)睦婀餐w,腐敗窩案、串案更是屢見不鮮。相比之下,堅持“就地取材用干部”,視野更寬、范圍更廣,也更能將那些適合崗位需要、工作能力突出的干部選拔上來,避免選人用人上的“近親繁殖”以及“關系病”,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和從政環(huán)境。 

    為政之要、為官之本,在于忠誠干凈擔當。堅持“就地取材用干部”,貫徹落實了黨的干部選拔任用條例,是對黨忠誠的表現(xiàn);敢于啟用不熟悉的干部,也是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的體現(xiàn);同時,就地取材,眼界更廣、心胸更寬,可以使一些領導干部心中所謂的“小圈子”、“小團體”、“小山頭”、“小九九”失去滋生的土壤,從而遏制住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或腐敗現(xiàn)象。當然,要想真正讓“就地取材用干部”的原則根植于干部頭腦中,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方面,要強化教育引導,以正確的價值觀、事業(yè)觀、用人觀武裝頭腦,形成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另一方面,要強化制度落實,對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有關制度規(guī)定必須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實,絕不能讓制度成稻草人當擺設;第三,要強化監(jiān)督檢查,要充分發(fā)揮體制內(nèi)以及體制外的監(jiān)督,使領導干部的選人用人權始終運行在陽光下、規(guī)范在監(jiān)督里;第四,要強化執(zhí)紀問責,對于選人用人上的各種違規(guī)違紀違法行為要堅決做到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絕不手軟。

    毋庸置疑,人才是創(chuàng)新驅動的根本,干部是跨越發(fā)展的動力。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地取材用干部”,落實的是對黨負責、對事業(yè)負責、對個人負責,體現(xiàn)了用人上的公開公平公正,必然能夠激活干部隊伍“一池春水”,使那些埋頭苦干、不事張揚、不善鉆營的老實人不吃虧,讓那些逢迎巴結、投機鉆營、唯利是圖的混事官沒市場,從而激發(fā)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支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倪洋軍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