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七一社區        注冊

    品習仲勛把“16年冤獄”當作“鍛煉和考驗”

    牛沐鐘聲

    2014年04月14日15: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習仲勛和班禪的冤案都得以平反。老友重逢再相見,感慨萬千。班禪見到習仲勛時很不安地說:“因為我的《七萬言書》,把你給連累了,真對不起。”習仲勛對他說:“這不是誰連累誰的問題,我們都受到了鍛煉和考驗,增長了見識,黨對你是了解的。” (據人民網)

    “16年冤獄”, 一個多么可怕的數字!人的一生能有幾個16年?可是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同志看來,他所蒙受的“16年冤獄”,那是對他理想信念、意志品質的考驗! “這不是誰連累誰的問題,我們都受到了鍛煉和考驗,增長了見識,黨對你是了解的。”樸實的話語,透著對黨的無限忠誠,表達著對人民的無比熱愛,令人肅然起敬。習仲勛同志把“16年冤獄”當作“鍛煉和考驗”的高尚情懷、堅強的意志品質,對新形勢下加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永葆先進性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黨員干部保持先進性的內在要求。十八大報告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黨章》規定,共產黨員的理想,就是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生。在這一崇高的理想信念的鼓舞和感召下,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心甘情愿地為之奮斗不息;和平建設時期,無數普通黨員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甘于奉獻。也正是在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支撐下,習仲勛同志身在冤獄16年,精神沒有頹廢,理想信念沒有滑坡。習遠平同志在回憶文章中講到:“身在冤獄,父親對人民、對黨的信念沒有過絲毫動搖,他一直準備著為親愛的人民、敬愛的黨繼續工作。”反觀現實生活中,個別黨員干部忽視自己對世界觀的改造,理想的支柱傾斜,信念的大廈垮塌。直接表現為面對得失斤斤計較;面對困難萎縮不前;面對挫折萎靡不振;有的甚至“三年不提撥,就心生失落,怨天尤人”……這些,與習仲勛同志把“16年冤獄”當作“鍛煉和考驗”所體現理想信念之堅定、意志品質之堅強,實有天壤之別。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全體黨員的共同理想,對每一個黨員來說,堅持崇高理想的具體表現,就是從實際出發,立足崗位,做好每一項具體工作。

    始終忠誠于黨和人民,是每一個共產黨人必備的品質修養。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是我們黨對每一個黨員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堅守的基本準則。“對黨忠誠”、“永不叛黨”,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明確規定的黨員義務,也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入黨誓詞中的莊嚴承諾。是否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是每個共產黨人都要自省自問的問題。大革命時期,面對敵人的血腥鎮壓,李大釗等共產黨人“斷頭流血以從之”,誓死忠于革命事業。新中國成立后,從戰場上的黃繼光、邱少云,到新時期的好干部孔繁森、牛玉儒,成千上萬的英雄模范,哪一個不是一腔赤膽,不是無限忠誠?今天,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我們黨面臨的風險和考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和嚴峻。特別是在當前改革不斷深入、利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人民內部利益的沖突、腐敗與反腐敗的斗爭,改革發展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每一個共產黨員。我們黨八千多萬黨員是否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黨的事業忠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所在。習遠平同志在回憶父親習仲勛的文章中寫到:“父親為什么能夠天天如一地無畏面對,是因為在他心里,人民至上,黨至上,為黨和人民而戰斗、奮斗,是他心里的無上快樂。‘戰斗一生,快樂一生,天天奮斗,天天快樂’,這16個字是他晚年對自己一生的總結。順境如此,逆境亦如此。”廣大黨員要像習仲勛同志那樣,始終忠誠于黨和人民,牢固樹立起“人民至上,黨至上,為黨和人民而戰斗、奮斗”的精神支柱。

    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是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必修課。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今中外,凡承擔大任、成就大事業的人,不惟有超世之才干,亦必有堅忍不拔之意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黨最重要的任務,肯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需要每一名黨員,甚至數代人前赴后繼才能完成。各級黨員干部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去面對困難和挫折,樹立戰勝挫折與逆境、取得成功的強烈自信,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做保證和支撐,遇到困難就退縮,遇到挫折就氣餒,那么我們黨的事業就會半途而廢、前功盡棄。習仲勛同志把“16年冤獄”當作“鍛煉和考驗”,已經為我們樹立了標桿和榜樣。我們要像習仲勛同志那樣把挫折和逆境當作培養堅強意志的磨刀石,迎著困難上,在戰勝困難和挫折的斗爭中,不斷培養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磨練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堅持到底的意志。要強化自警意識,常修為官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懷感恩之心,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業、謀發展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