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七一社區(qū)        注冊

    一個月打掉“五虎”的警示意義

    謝啟東

    2013年12月30日14:37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據(jù)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29日消息,四川省政協(xié)主席李崇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diào)查。(12月29日人民網(wǎng))

    腐敗是發(fā)生在黨和國家肌體上的“瘟疫”。黨的十八大提出“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老虎’、‘蒼蠅’一起打”,為反腐敗指明了方向。

    隨著李崇禧的落馬,十八大以來打掉了17只“大老虎”。尤其是12月份就有陳安眾、童名謙、李東生、楊剛、李崇禧等5名省部級官員落馬,還有黑龍江副省長付曉光違反“八項規(guī)定”被降為正局級。這既表明了中央反對腐敗的堅強決心,又凸顯了懲治腐敗保持的高壓態(tài)勢,也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重要保證。而對于為官者來說,更具有警示教育意義。

    打“老虎”,增強反腐威懾力。十六大至十八大以前,每年查處的省部級官員一般都是5至6人。于是,有些人認為“只打蒼蠅不打老虎”。而今年12月份查處的省部級官員,就相當(dāng)于以往一年查處的省部級官員人數(shù)。很明顯,改變了反腐敗工作“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的形象,增強了反腐威懾力。“五虎”落馬,真正體現(xiàn)“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也印證了在我們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打“老虎”,增強敬畏權(quán)力的意識。“五虎”的落馬告訴人們“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十八大以來打掉17只“大老虎”,向全黨全社會表明,我們所說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wù)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這將讓貪官更害怕,也讓那些有過腐敗行為的官員膽戰(zhàn)心驚。同時,也增強官員敬畏權(quán)力的意識。

    打“老虎”,助推打“蒼蠅”的速度和力度。中央紀委一個月拿下5名省部級高官,為各級紀委查辦腐敗案件做表率,將有力推進各級紀委的案件查辦工作,嚴懲各種腐敗行為,推動黨風(fēng)廉政建設(shè)和反腐敗斗爭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堅持“老虎”和“蒼蠅”一起打,既要集中力量查處大案要案,又要著力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大家都知道,老虎越大越難打。打擊腐敗分子也是這樣的道理。一個月能夠打掉5只“老虎”,打“蒼蠅”豈不是舉手之勞?

    我們要按照習(xí)總書記提出“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的要求,舉全黨之力、全民之力,打“老虎”,拍“蒼蠅”,奪取反腐敗斗爭的徹底勝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xué)習(xí)微平臺”
    (責(zé)編:方蕊娟、謝磊)
    相關(guān)專題
    · 謝啟東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