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劍
2016年11月11日08:42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海外版
![]() |
|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門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問題,主題鮮明,亮點很多。一個亮點是強調(diào)抓“關鍵少數(shù)”,抓領導干部、高級干部,力度空前,措施極嚴。為什麼要抓“關鍵少數(shù)”?
中共是從戰(zhàn)火硝煙和成敗順逆中走過來的,歷經(jīng)了千難萬險﹔是中國的執(zhí)政黨和領導力量,面對著重重挑戰(zhàn)。正如她一再申明的,中共是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沒有私利和特殊利益。從成立時起,中共就具有高遠理想、高尚追求,肩負偉大使命、重大責任,這就是致力於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直至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
中共的性質(zhì)、宗旨和職責使命決定了她不是“合作事務所”或者“私人俱樂部”,而有著嚴密的組織和嚴明的紀律,機構(gòu)不是說建就建、說散就散,人員不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進而決定了中共黨員干部與封建官吏不同,與其他國家公務人員有異,更與西方職業(yè)政客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
身份地位不同。黨員是先進分子,不是貴族階級﹔是人民公仆,必須服務造福人民,不能謀求特權(quán),不能當官做老爺。同時,他們又有著較高地位,很受重視和尊重,言行具有示范效應﹔而且職務越高,這種效應越大,因此應當在生產(chǎn)工作和社會生活中帶好頭、作表率。
職責任務不同。黨員是中堅力量,不是精英人物﹔是“特殊的鋼”,必須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不能脫離群眾,不能等同於普通群眾。戰(zhàn)爭年代,要叫響“往前沖”、喊出“跟我來”﹔和平時期,要努力多干事、爭取干成事,黨員領導干部還應當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成長路徑不同。黨員是優(yōu)秀代表,不是草頭大王﹔是脫穎毛遂,必須經(jīng)得起各種考驗,不能妄自尊大,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選擇入黨,就意味著克己奉公、甘於奉獻﹔當了干部,就意味著要有所作為、立己達人。中國人有家國情懷、講“修齊治平”,這是可貴的價值取向。
中共目前有8800多萬黨員,對於13億多人口,還是少數(shù)﹔有幾十萬處級以上干部,是更少數(shù)﹔高級干部不過幾千人,是極少數(shù)。人數(shù)雖然很少,但作用卻很大,組織能使力量倍增,榜樣力量無窮。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中共堅強有力,國家就穩(wěn)若磐石﹔領導者率先垂范,全社會就應者影從。因此,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尤在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
俗話說,正人必先正己。作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隻有不斷提高能力素質(zhì)和品格境界,才能贏得支持擁護,團結(jié)帶領群眾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國人講君子人格,而且品階越高各方面要求越高,所以領導干部需要自覺不斷加強修養(yǎng)。但僅靠自覺是不夠的,還要有監(jiān)督,隻有加強監(jiān)督,才能防止懈怠。近些年,中共內(nèi)部出了一些問題,就涉及不少高級干部,令人震驚和警醒。因此,全面從嚴治黨應當教育監(jiān)督兩手抓,並突出抓好“關鍵少數(shù)”。
歷史和現(xiàn)實經(jīng)驗表明,一個國家出亂子,根源就在於領導者和管理層觀念僵化、能力退化以及治理中的利益固化、機制老化。中共作為執(zhí)政黨,在治國理政過程中必須堅持加強自身建設,抓好領導干部、高級干部。管好“關鍵少數(shù)”才能引領“最大多數(shù)”,高級干部抓好了,其他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干部就會跟著做﹔黨員干部和領導干部抓好了,廣大群眾就會照著做。
核心既定,中軍自安﹔中軍挺立,三軍不亂。六中全會緊緊抓住“關鍵少數(shù)”,強調(diào)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模范遵守黨章黨規(guī)”,並且這種“強調(diào)”直至最高層——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組成人員。這是一種了不起的氣魄、胸懷和擔當,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和國家、對人民和民族高度負責的歷史主動精神。
可以相信,中共通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定能夠變得更加有力、贏得更大支持,從而推動中國發(fā)展再開新局、續(xù)寫輝煌。
(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y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