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七一社區(qū)        注冊

    解放軍報:法治是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

    封麗霞

    2014年10月22日09:50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法治是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位著名的學者曾經(jīng)說過,“法律是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別的發(fā)明讓人類學會駕馭自然,而法律的發(fā)明,則令人類學會如何駕馭自己。”偉大的民族離不開偉大的法治。人類社會的進步,伴隨著人類法治的進程。今時今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法治”是國家走向繁榮富強、公平正義的“不二法門”,是大國軟實力的重要見証,亦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

    近代以來,泱泱中華飽受外敵入侵的屈辱和禍害,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在“不講變法就坐以待斃”的深刻驚醒之下,國人深刻認識到“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而在上下同心、教養(yǎng)得法”。梁啟超先生痛悟,“我們中國人最大的缺點,在沒有法治精神。法治主義是今日救時惟一之主義。”法治是中國的百年夢想。中國近代以來的現(xiàn)代法治之路與富國強兵、救亡圖存緊緊地凝結(jié)在一起。自戊戌變法和清末修律起,近代中國走向法治的每一次嘗試,都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國的政治法律制度發(fā)生變化。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中國真正實現(xiàn)民主、走向法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歷史的道路並不平坦,50年代中期之后,我們的法治建設出現(xiàn)了重大失誤,新中國走向民主法治的進程一度中斷。

    我們經(jīng)歷的每一次挫折,都可被理解為我們?yōu)榱诉M步所必需付出的代價。在總結(jié)歷史教訓后,我們黨認識到,沒有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就沒有中國的現(xiàn)代化。作為改革開放新時代的重要內(nèi)容,中國開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依法治國日益成為全黨的普遍共識。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治國方略。2002年,十六大重申“依法治國是黨領(lǐng)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2007年,十七大強調(diào)“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2年,十八大繼續(xù)強調(diào)“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加注重發(fā)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今天,依法治國已成為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也是中國的前途所在。在經(jīng)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摸索之后,在實現(xiàn)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階段性目標之后,我們又一次歷史性地站在了一個良法善治、司法改革、建設法治社會的大門口。中國的法治進程要加速,這既是近代以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之執(zhí)著追求、卓絕奮斗的強國夢想,也是建國以來我們黨幾經(jīng)曲折、艱難探索得來的治國經(jīng)驗。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何以會有盛衰興亡的嬗變?對此,先秦法家韓非子曾有過總結(jié):“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其本意就是,一個國家的強弱富貧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奉行法治,國家就會富強﹔如果背棄法治,國家就會貧弱。這是國家強弱轉(zhuǎn)變的歷史辯証法。新中國成立以來,從工業(yè)強國到海洋強國,我們提出了一系列的“強國戰(zhàn)略”,如今,“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強國之策正在新的歷史時期熠熠生輝。堅持法治,是我們實現(xiàn)強國之夢、大國崛起之夢的重要保障。法治,將恆久地照亮中國這個偉大國家的未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袁璐、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