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重點小學30萬,西城重點小學19萬,東城重點小學16萬……今年幼升小即將開始,一個隱蔽的群體蠢蠢欲動,他們就是“擇校黃牛”,號稱交錢就能上名校,要價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不過,被涉及的區(qū)縣教委堅決否認,並奉勸家長不要上當受騙。(4月14日《北京青年報》)
黃春景:“擇校黃?!钡某霈F(xiàn),想必不是偶然。其實早在去年,幼升小指標黑色利益鏈就已顯現(xiàn),只是沒那麼張揚罷了。“擇校黃牛”的存在,源自一條體制外的幼升小利益鏈條,才得以維持其賴以生存的“職業(yè)生涯”,要不怎會讓“擇校黃牛”販賣的指標屢屢得逞呢?
吳應海:事實真相到底如何呢?北京市這些區(qū)縣教育部門為什麼要異口同聲,迫不及待的把“擇校黃牛”定性為詐騙者呢?他們仔細調(diào)查過了嗎?如果根本就沒有進行調(diào)查,而是想當然的拍著胸稱“擇校黃?!奔儗僮晕页醋?,這能令人信服嗎?
李萬友:“擇校黃?!蹦芫蚪鸾逃兇馐墙逃还介_出的惡之花。嚴懲違規(guī)違法者隻能治標,若要標本兼治還得從盡快均衡教育資源做起。試想,假如各學校的教育資源都差不多,誰還會花數(shù)十萬的“冤枉錢”買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