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七一社區(qū)        注冊

    羊城晚報:駕照被“偷分”,車管所需擔責

    曾德雄

    2013年10月23日09:02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駕照被“偷分”,車管所需擔責

    拿了駕照從沒開過車,也從沒開通過網(wǎng)上車管所,卻無端端地“違章”3次、扣9分,這樣的事就發(fā)生在廣州一位梁先生身上。顯然,梁先生的“僵尸駕照”被人盜用了。之所以如此,當然跟所謂史上最嚴交規(guī)有關(guān):罰款事小,扣分事大,一旦被扣12分,駕照就要重新考過。

    如果違章過多,有人或許會借用別人的駕照頂包,但像這次這樣卻第一次聽說:借用別人的駕照雖然也不正當,但畢竟你情我願﹔而梁先生所遭遇的情況則不屬“被借”,而是“被偷”。按照律師的說法,“偷分者”已經(jīng)構(gòu)成違法。

    除了“偷分者”,我認為車管所也要擔責。依照有關(guān)規(guī)定,開通網(wǎng)上車管所必須由本人攜身份証和駕駛証原件到車管所大廳辦理。但報道稱,梁先生既沒有去車管所辦理,也從沒丟失過身份証,駕照也一直放在家裡,從來沒有借給別人。如果報道屬實,那麼他的網(wǎng)上車管所是怎麼開通的?我覺得車管所至少存在監(jiān)審不嚴的失職責任。 而車管所令人費解的態(tài)度更讓人感覺問題可能還不止於此。按照梁先生的描述,車管所手上掌握了嫌疑人的大量材料:手機號碼、3個違章的車牌號碼、車輛信息、銀行賬號、轉(zhuǎn)賬記錄,本人現(xiàn)場開通網(wǎng)上車管所時的監(jiān)控畫面,按說要查清楚並不難,但車管所卻一直不透露嫌疑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尤其讓人不解的是,車管所還一直以“對方私隱”為由,拒絕向梁先生透露調(diào)查進展以及盜分者的信息。

    這不禁讓人產(chǎn)生更大、更多的疑問: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因為事情實在是太蹊蹺了:恰巧就是在梁先生要換証的前5天,分屬兩地3個車牌的3起違章事故,瞅準時機在5分鐘之內(nèi)被偷走9分,所扣9分也剛好處在限額之內(nèi)。如果不是梁先生偶然查到此事,一旦他的駕照5天后過期,一切就都踏雪無痕地過去了,這手法真是高明得可怕。按照梁先生的說法,對方手法純熟,“怎麼看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若不幸言中,那是什麼樣的組織?如此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周密安排部署,怎麼看都像是掌握了內(nèi)部信息、擁有可靠的內(nèi)部渠道的人或團伙所為。

    所以,我完全贊同律師的主張:梁先生應該去報案。沒錯,這就是一個案件,而且在目前還是一個謎案,警方應盡快去查清楚,除了給梁先生一個交代,還指不定這裡面有多深的渾水呢,還指不定有多少人受害或即將受害呢。至於事情“穿幫”以后,交警有關(guān)部門給梁先生“平反昭雪”,也並不足以認定此事就得到解決不再追究了——隻要那個盜用者一日不露頭,這事就一日沒完!

    (作者是廣州市人大代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