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七一社區(qū)        注冊

    羊城晚報:公務員工資 漲或不漲並非關鍵

    郭文婧

    2013年08月21日09:22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公務員工資:漲或不漲並非關鍵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張鵬19日在《京華時報》撰文稱,收入分配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讓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並透露“從今年開始公務員工資將逐步進入上漲周期”。

    每一次公務員漲工資,幾乎都會帶來社會議論﹔而長時間不漲工資,又會在公務員群體內部形成抱怨。實際上,背后的核心問題,一是公務員的工資標準究竟該如何確定?二是公務員的工資調整應該遵循怎樣的程序?

    公眾盯緊“公務員漲工資”,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一是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基本都比各地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高兩三倍以上,而世界平均隻有2倍﹔二是公務員的收入又往往與“灰色收入”、“優(yōu)厚福利”,未必只是簡單看工資條上的數字﹔三是一些法定工資收入“應不低於公務員”的群體尚未“達標”﹔四是如果公務員的待遇不好,為什麼還有無數人削尖腦袋想當公務員?

    而從公務員自身的角度來看,漲工資的期待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來,公務員雖被視為體面工作,但工資收入與國企、外企以及一些科研事業(yè)單位相比,還有差距﹔二來,能靠“灰色收入”獲得高額收入的,畢竟是少數違法領導,而大多數基層公務員也主要是拿著工資過日子,也面臨買車買房的壓力﹔三來,要求漲工資是每個勞動者的權利,企業(yè)加班還有加班費,而公務員加班卻未必有加班費﹔四來,與國外的公務員,特別是那些高薪養(yǎng)廉國家公務員的工資水平相比,我國公務員的工資確實不算高。

    我國法律關於公務員工資的規(guī)定,只是說“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fā)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提高公務員的福利待遇”。至於如何“相協調”、“相適應”卻沒有規(guī)定,如何“提高”也沒有細化的程序規(guī)定,以致公務員工資的調整變成了看“財政收入”基礎上領導的膽量,公務員工資的增加有時也演變成了內部“秘密”,因而難免惹來社會議論。

    因此,公務員漲工資本身不是一個問題,關鍵是先給公務員的工資水平確定一個公認的參照,確定一個調整的規(guī)范透明程序。在西方國家,法律基本上都明確規(guī)定,公務員必須與同一地區(qū)私營企業(yè)同等工作性質的職工工資標準一致,公務員工資的調整幅度適當低於工資成本指數,還必須得到民意機關的通過才行,同時,還有相關法律實現了公務員工資陽光透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