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伍映方代表——

    為規范非遺市場不斷探索(改革再深化 奮進新征程·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本報記者??朱??磊

    2025年03月01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春意漸濃,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竹香,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靖窯陶瓷坊創始人伍映方來到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蔡煜遠的竹刻工作室。

      “這個筆筒好精致。”拿起一個竹刻筆筒,伍映方細細端詳。

      “竹刻需要心靜,費時費力,我擔心愿意學這門手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蔡煜遠說。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今年我打算提交一份關于加強非遺技藝傳承與保護的建議。你有什么想法?”伍映方問。

      “我希望能加大對純手工竹刻產品的認證和推廣。”蔡煜遠說。

      伍映方回到靖窯陶瓷坊,翻開記得滿滿當當的筆記本,打開電腦,將相關內容整理進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只有傾聽群眾心聲,才能把大家的真實訴求帶到全國兩會。”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伍映方走訪了多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了解他們的困境和需求。2024年全國兩會,伍映方提交了關于專門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專業技術職稱評審體系的建議,很快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反饋。“代表建議有反饋、有回應,讓我們覺得更有動力。”伍映方說。

      過去一年,通過走訪,伍映方發現,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缺少指導性依據,且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普遍年齡偏大,技藝傳承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傳統手工藝品創作慢,現代工藝品產出快、價格低,然而二者外表看起來差不多,這導致一些非遺手工藝品的市場被現代工藝品擠壓,年輕人自然不愿意做。”伍映方說。

      伍映方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明確非遺手工藝品的標準。今年全國兩會,他準備提交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標準體系建設的建議,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記者手記

      做深入一線的調研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伍映方每天都很忙,既要自己創作作品,又要調研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現狀、傾聽他們的呼聲。“反映非遺手工業者的心聲,為傳承發展做好調研、建言獻策,這是我的責任。”在伍映方看來,非遺技藝已經迎來好時代,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只有做深入一線的調研,才能更好履職盡責。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01日 04 版)

    (責編:李楓、王先進)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