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

    2023年03月31日08:17    來源:光明日報

    “我的家鄉勐海縣打洛鎮曼夕下寨是邊境布朗族村寨,近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住上了新樓房,村里通了公路,環境也變美了,正在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我相信邊疆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全國人大代表、西雙版納勐?h第一小學教師玉龍說。全國兩會閉幕后,從北京回到云南西雙版納的第二天,玉龍便走村寨、到部隊、進學校,忙著宣講兩會精神。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云南各地各民族干部群眾積極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幸!背蔀楦髯迦罕娪浀米罾蔚年P鍵詞。在4060公里的邊境線上正在建設的現代化邊境幸福村,更是云南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勐臘縣勐滿鎮曼烈村民小組距離老撾僅約5公里,是典型的抵邊村寨。3月22日,記者走進美麗的曼烈村,仿佛進入了一個芬芳馥郁的大花園。以前,曼烈村生活環境臟亂,經濟和觀念落后。近年來,曼烈村黨員干部帶頭清理廢舊雜物、拆圍墻,帶領群眾一同參與建設美麗家園。如今,村里有了干凈整潔的房子,硬化了村道,建起了黨建文化長廊、村史館。依托橡膠產業,2022年曼烈村人均收入22040元,成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2022年11月,云南提出推動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向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邁進,把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與強邊固防有機結合的重要抓手,努力將374個沿邊行政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示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們將依托邊境幸福村示范廊帶的吸引力,打造勐滿國際橡膠產業園和全國肉牛保供基地,多渠道、多途徑帶動群眾增收!臂聺M鎮黨委書記馬林信心滿滿。

    地處中緬邊境的云南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班洪村,依托緊鄰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優勢,將蜜蜂產業與觀光旅游、庭院經濟融合,好風景變成了“好錢景”!敖衲甏汗澠陂g,村里接待了近3萬名游客,帶來了50余萬元的收入!卑嗪榇宕逯鴹钪玖颊f。

    勐臘縣磨憨鎮尚岡村委會尚岡村小組是傣族聚居的百年古寨,仍保留著傳統竹編、傣家織錦等技藝。尚岡村民巖溫叫說:“如今犁田都是機械化了,村里的道路也修好了,家里有了小轎車和摩托車,交通更方便了!”“我們還將圍繞傣家傳統古寨保護和旅游開發,因地制宜建設好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磨憨鎮副鎮長劉毅說。

    勐臘縣易武鎮麻黑村刮風寨是中老邊境上的瑤族村寨,以前進村道路為泥土路,今年1月硬化通車,結束了刮風寨行路難的歷史。在滬滇協作項目支持下,村里的太陽能路燈亮起來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建成了,瑤族村民們的家園更美了。

    全國人大代表、西雙版納州委副書記王嘉玲表示:“西雙版納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我們將貫徹好全國兩會精神,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在今年初步建成42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

    截至目前,云南已投入建設資金136.3億元,各邊境縣(市)總計劃實施的14390個項目已開工89.4%、完工59.7%,沿邊行政村“水、電、路、訊、網”等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提升,邊境地區“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村容村貌持續改善,邊境群眾收入不斷增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鑄牢。

    (本報記者 徐鑫雨 張勇)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