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山水為良媒 綠引百鳳來

    ——從利川招商引資成效看“兩山”轉化

    2023年03月29日08:41    來源:湖北日報

    “我已在利川買房定居了,這里空氣好、環境好。”2月24日,湖北林鋰新能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飛飛笑著說。2020年3月20日來到利川以前,他已在廣東工作了10年。

    2022年,湖北林鋰新能源公司實現產值翻番,達到2.2億元。近年來,像張飛飛這樣,投資利川、定居利川的人越來越多。

    生態優勢如何轉化為發展優勢?

    2022年,利川市以各項指標居恩施州第一的招商引資成績,作出了回答: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1個,工業項目占比超過七成,簽約總金額449.69億元;項目落地64個,落地率90%;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2個,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資金到位率76.72%。

    清醒利川 生態招商

    打開利川市招商服務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生態資源優勢作為利川最亮麗的名片,一直放在首頁置頂的位置。

    利川地處鄂西南邊陲,西靠蜀渝、東接恩施,南鄰瀟湘,北依三峽,年平均氣溫為12.9℃。2018年,中國氣象學會授予利川市“中國涼爽之城”稱號,這是湖北首個以氣候命名的城市。憑借得天獨厚的生態氣候條件,該市去年游客接待量再創新高,達到181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9.44億元。

    避暑康養旅游產業火爆的背后,卻是工業“短腿”、經濟不強的尷尬。如何破解?

    2021年下半年,一場“清醒看利川,我該怎么干”的頭腦風暴在全市展開。通過廣泛深入的大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依托利川的好山好水好空氣,通過招商引資補齊工業短板,是最直接、最有效途徑。

    2022年,利川市組建13支招商團隊,出臺系列制度措施,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行動,提出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力爭達到48個,其中工業項目占比不低于70%。

    同年1月16日,利川新年首個百億元項目利川萬達商業綜合體簽約。僅僅29天后,投資方榮萬(利川)實業公司再度攜手利川,簽下投資額不低于10億元的輕紡工業園項目。

    一個月內為何兩次簽約?該公司董事長駱建勇一語道破“天機”:利川生態資源稟賦得天獨厚,發展空間未來可期。

    生態資源不僅是吸“金”力的強磁場,亦是項目落地的加速器。投資億元的利川騎跡車業共享電動車項目8月洽談,10月簽約,12月投產運營。“騎跡項目如此順利落戶,看中的就是利川旅游業帶來的客流。”利川市招商服務中心二股股長張琴旋深有感觸,去年她參與招商引資項目20個,簽約金額達20億元,生態環境無一不是重要的加分項。

    環保底線 準入門檻

    2022年8月22日至26日,短短5日,利川共接待來訪考察客商8批次,客商高頻次來訪考察成為常態。

    項目紛至沓來,如何確保生態環境安全?

    2020年,與利川毗鄰的萬州市計劃引進渝東表面處理中心項目,打造渝東南、川東和鄂西唯一從事鍍鋅、鍍鎳、鍍銅、鍍金、鍍銀等全鍍種表面處理工藝的園區。從該項目謀劃之日起,利川就高度關注。去年下半年,渝東表面處理中心即將建成投運時,利川也迎來了首個五金制造項目——高斯奇鎖具制造項目的簽約。

    “沒有渝東表面處理中心作為依托,五金制造項目不可能在利川落戶。”利川市招商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利川將生態環境作為不可觸碰的底線,建立了嚴格的審核把關機制,一是項目進入洽談環節之前,必須由招商服務中心進行綜合研判,給出是否進行洽談的指導性意見,從源頭上將一些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排除在外;二是由發改局列出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對不熟悉的項目,先由發改局按照負面清單進行評估,評估過不了關的,不納入項目庫。

    2020年,利川市通過鄉賢引薦、帶動,一次性招引了4家億元以上鋰電池新能源項目,新能源產業園“無中生有”,2022年,園區新能源企業達到8家。一些傳統電池制造項目也見機找上門來,但都被婉拒門外。

    2019年以來,被利川拒之門外的醫藥中間體、光伏板、電鍍、五金制造等有較大環境影響的工業項目達20多個,其中不乏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項目。

    山水賦能 最大底氣

    在利川市經濟開發區,億航智能航空產業項目3000平方米廠房和1200平方米的臨時辦公場地已準備就緒。今年上半年,首批“利川造”集群表演型無人機將組裝下線,升空試飛。

    通過落地企業引薦,今年1月16日,總投資11.2億元的億航智能航空產業項目成功簽約利川,項目首期將投入價值1.2億元的設備用于生產組裝EH216型載人無人機、LC300應急救援重載運輸無人機和GD3.0集群表演無人機。

    “不久的將來,‘利川造’載人無人機,將實現恩施及周邊地區所有景區一線串珠,掀起‘空中看恩施’的旅游熱潮。”利川市委一位負責人說,“生態底色,是我們招引億航在利川布局的最大底氣。”

    以山為骨,以水為脈,以綠為引,讓利川招商引資之路越走越寬——

    “涼城”名片,不僅讓利川在旅游康養市場上賺了個盆滿缽滿,也招引來了“紙去哪了”、大龍網、阿里巴巴等一批行業巨頭,數字經濟率先破題開篇。“利川夏季涼爽,可為我們數字企業的服務器節省大量散熱用電成本和提供穩定運行環境。”“紙去哪了”西南運營中心總裁楊帥說。

    山水賦能,奏響利川新能源產業的樂章:2022年,利川成功簽約長順抽水蓄能電站和建南抽水蓄能電站兩個過百億元項目。

    2022年,利川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但生態環境質量不降反升,城區空氣質量平均優良率達到100%,河流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全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居全省第二位、全州第一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泉 蔡俊 通訊員 鄒雄艷 江媛)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