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人民戰“疫”黨旗飄揚

    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線

    ——追記云南大理州基層一線“抗疫先鋒”張理南

    李銀海

    2020年04月29日10:5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線

    張理南(左一)給鶴陽村殘疾老人發放慰問金。(資料圖片)

    2月3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銀橋鎮鶴陽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副主任張理南在疫情巡查結束回家途中,突發心肌疾病,不幸離世,生命永遠定格在疫情防控一線。從殯葬改革先鋒,到疫情防控勇士,張理南作為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進代表,在緊要關頭心系群眾,在危難時刻選擇逆行,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

    防控一線“主心骨”

    “早上8點張理南副主任就給我送來了口罩,下午6點多,他又來叮囑我堅守崗位,注意保暖。”在鶴陽村卡點值守的楊偉創說,“沒想到,他的提醒和關心,竟是我們的永別。”

    鶴陽村是銀橋鎮政府所在地,街場、集市較為集中,疫情發生后,防控壓力大,入戶勸導取消客事辦理、收集上報全村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排查情況、巡查全村12個路口卡點、做好村民聚集地的消毒等工作,成為張理南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

    “剛開始大家對取消客事辦理不理解,有的對防控工作不支持,但張理南總是耐心地宣傳動員,還鼓勵大家加油干,千萬不能讓村民的正常生活出問題。”村黨總支副書記楊彪感嘆。

    “點上有什么,我先去看,這個時候群眾最需要我們。”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張理南始終保持“頂在前面、在干難處”的工作勁頭。13個日夜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跑遍13個村民小組,排查梳理常住居民775戶3341人,掌握447名返鄉人員和147名外來流動人員的情況,及時勸導制止近20戶村民辦理客事。就這樣,張理南始終沖在前,不喊苦,不叫累,把群眾當親人,戰斗在防疫一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殯葬改革“帶頭人”

    “殯葬改革,我家先做。”張理南在殯葬改革中也沖在最前面。2012年,張理南父親去世,他帶頭將父親火葬,由于當時骨灰靈堂還未建好,張理南父親的骨灰盒在家一放就是兩年半。

    白族群眾自古保留著土葬的習俗,推行殯葬改革困難重重。張理南清楚,順利實施殯葬改革,必須有火葬的先例。后來父親重病在床,他強忍著悲痛動員父親離世后進行火化。最終父親同意了,還立下了“死后愿意火葬”的遺囑。“當時,對于父親火葬,婆婆和三個姐妹有異議,她們覺得沒有這種先例,應該入土為安。”張理南的妻子王美花回憶。面對不解,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成功說服了家人。

    在張理南的影響下,許多村民在老人過世后選擇火葬,將骨灰盒存放在骨灰靈堂中,為銀橋鎮殯葬改革開了個好頭。“當時我父親去世,張副上門動員,并幫助我商定葬禮舉辦細節,才打消了我的顧慮。”村民楊春茍感激地說。

    張理南去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遺愿,一切從簡,取消了客事辦理。沒有挽聯、沒有哀樂,家人擔心老母親知曉兒子去世的消息,連悲痛的哭聲都要壓抑著。

    解難幫困“貼心人”

    入黨28年來,張理南從村團支書,到村公所副村長,再到村委會副主任,職務在變,但服務群眾的心未曾改變。在76歲老人張利選眼中,他是村里公道實在的好干部。“他也是村里的頂梁柱,一干20多年,‘難事找理南’已成為大家的口頭禪。”

    2001年,剛大學畢業的楊國偉在工作應聘時遇到了難題,招聘單位要求提供畢業證原件,但他因2000元助學貸款未還清,沒拿到畢業證原件。不知道從哪得知消息的張理南,主動找到楊國偉,幫他及時償還了助學貸款,最終讓他如愿入職。

    在脫貧攻堅、洱海保護等一場場攻堅戰中,張理南迎難而上,從不回避。在洱海環湖截污工作中,他挑起重擔,協助施工隊完成全村2.1萬米管道鋪設任務,所有農戶“四水全收”,不讓一滴污水流入洱海。脫貧攻堅總攻戰打響后,他不分白天黑夜入戶開展精準幫扶,幫助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11人全部脫貧出列,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15.5萬元。“工作中的深入接觸,讓我看見了不一樣的張副。”鄉鎮干部楊敏在朋友圈寫到。

    4月2日,云南省委追授張理南同志為“云南省優秀共產黨員”,這是繼“大理州優秀共產黨員”和“大理楷模”之后,張理南同志被追授的又一殊榮。張理南走了,但他忠誠、擔當、務實、為民的品格卻始終感染著、激勵著無數的人。

    (責編:常雪梅、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