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領袖人物紀念館

    劉鄧首長在我家指揮定陶戰役

    2013年11月25日15:30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1946年9月3日,定陶戰役打響。戰役打響之前,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張灣鎮沙山寺村村民張名揚家里住進了兩個解放軍首長。直到1970年,張名揚的孫子張公任才知道,爺爺那些年經常提起的解放軍首長竟然是劉伯承和鄧小平——

    10月18日,采訪組走進張名揚家的土墻老院子,大楊湖戰役(定陶戰役)作戰指揮室舊址的標識牌赫然在目。張公任和妻子郭愛琴從屋里迎了出來。

    了解到我們的采訪意圖,張公任忙指著正房的房門說:“這里還和當年一個樣,這門都是原來那扇!

    這是一個破舊的農家院落,但建筑用的泥墻、藍磚、黑瓦,在當地已不多見。據定陶縣黨史委有關資料記載,這個指揮部的確切名稱應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前線指揮部。在這里,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指揮大軍,用6天時間殲敵4個旅共1.7萬人,并活捉了敵人整編第三師師長趙錫田。

    房屋的主人張名揚早已去世。張公任向我們講述了他曾聽爺爺和大伯張思敬講了無數次的故事。

    “爺爺是附近有名的中醫,他常常騎著德國造的自行車上門給群眾看病!睆埞瓮嘎墩f,張名揚不但是醫生,還是地下黨員。那一年9月初,四處行醫的張名揚突然回到家,并讓家人搬出去,把房子空了出來。不久,在一個大雨瓢潑的夜晚,家里就住進了兩個解放軍首長。“爺爺后來說,當時他和組織取得聯系,得知解放軍要在家里設指揮部。但他也不知道來的是哪個部隊,哪個首長。”

    “那時的沙山寺村是一個十分隱秘的村莊。村莊前有一大片蘆葦蕩,院墻都砌得高高的,村后是土山,發現敵情可以快速撤離!睆埞畏治稣f,戰斗開始前,第六縱隊指揮部把這里作為前線指揮部。然而戰役主戰場轉移到了5公里之外的大楊湖,為了方便指揮,劉鄧首長就把指揮部轉移到了這里。

    張名揚家雖不富裕,但也有西屋七間、東屋四間、正房四間!爱斈,正房就是作戰指揮室——房子中間用秫秸稈編的箔子隔開,靠近屋門的墻上掛著作戰地圖,大堂中間靠墻放著一個沒有油漆的破舊桌子,上面有兩盞油燈和兩部電話。”張公任指著院子里一個小屋子說:“兩個操著四川口音中的那個矮個子首長就住在東屋!

    “爺爺是醫生,當時負責給傷員動手術、看病、配藥!闭f到這里,張公任頓了頓,“當時小平患了感冒,但是沒有藥品,爺爺用偏方、草藥給治好了!

    “那個時候,爺爺最擔心的就是兩位首長的身體。”張公任講述說,當時,張思敬僅有18歲,負責指揮部所需物品的供給,因而時常進出指揮部。戰役開始時,兩位首長連續三天三夜沒有合眼,屋里電話鈴聲響個不停。張思敬給父親說起這事,張名揚讓他燉了一只雞,給首長送去。雞燉好了,兩位首長卻怎么都不肯吃。

    “9月8日,勝利的消息傳來,首長們激動得雙手拍桌子,說‘終于勝利了’,然后沉沉地睡了一覺,叫都叫不醒。第二天,解放軍離開村子,走的時候,首長送給我爺爺和大伯一把七八十公分長的鋼刀,還配有刀鞘!睆埞胃嬖V記者,劉鄧首長用過的桌子,現在存放在位于菏澤市的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那把鋼刀后來也被爺爺上交給了國家。”

    “來的時候,首長是騎的馬,走的時候乘坐的是趙錫田的吉普車!睆埞握f,當時解放軍沒人會開車,還是趙錫田的司機開著離開。

    得知解放軍要離開村子,遠近的村民家家戶戶都燒起了開水,備好了干糧,在家門口等著。但他們沒喝一口水,沒拿一塊干糧就離開了。

    “解放后,爺爺去了菏澤市牡丹區王浩屯鎮醫院做醫生。1964年,爺爺因病去世了,那時都還不知道兩位是劉鄧首長!睆埞卧捳Z里充滿了遺憾,“直到1970年,解放軍報來了兩位記者到我家采訪,我們才知道是劉鄧首長到過我家。得知此事,我們非常激動,原來那個操著四川口音的矮個子首長就是鄧小平!”

    劉鄧首長在村子里住過的事,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如今,沙山寺村人的生活比蜜甜,村里的老人告訴我們,好日子多虧了鄧小平!過去吃的是野菜饃、地瓜饃,住的是破草房,遇到旱災水災,就得全家去逃荒。改革開放之后,大家都過上了戰爭年代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張公任也驕傲地對我們說:“如今我是村里的小學校長,每一屆學生,我都會驕傲地告訴他們,劉鄧首長曾經在我們村里指揮過戰斗!” 

    來源:廣安日報

    (責編:石國慶、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