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聯合國報告:全球1900余種可食用昆蟲 多吃益處大

    2013年05月14日14:23   來源:中國僑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聯合國糧農組織13日發表報告稱,人類可食用的昆蟲在全球超過1900種,多吃昆蟲對身體有大益處。這份報告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興趣。

    報告認為,黃蜂、甲蟲和其他許多昆蟲作為食物的一種,其潛力尚未被充分發揮;解決全球糧食和飼料短缺問題有許多方式,而養殖這些可食用昆蟲正是其中的一種解決途徑。

    糧農組織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作開展的研究顯示,人們消費最多的昆蟲是:甲蟲(31%)、毛蟲(18%)、蜜蜂、黃蜂和螞蟻(14%)以及蚱蜢和蟋蟀等(13%)。

    報告指出,可食用昆蟲有很多優點,例如繁殖快,污染少,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含量高,需要的飼料相對很少。全球20多億人已經將昆蟲作為輔助性食品,食用昆蟲的人群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美等地。

    報告顯示,許多昆蟲富含蛋白質和鈣、鐵、鋅等元素,另外食用一些昆蟲也可有助于對抗肥胖。報告作者建議將昆蟲更廣泛地列入菜單,意圖讓昆蟲菜肴更廣泛地被接受。

    報告稱在一些地區,昆蟲已被視為高檔佳肴,如南非、秘魯等地;也有很多制藥企業將昆蟲作為藥物原料。

    糧農組織報告呼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將食品安全標準的范圍擴大至包括昆蟲和昆蟲制品,確保生產、加工和食品制備環節的衛生,提高消費者信心”。

    報告一經面世,就引發了轟動效應。而路透社和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告均稱,西方社會對昆蟲仍持偏見,心理厭惡昆蟲作為食物,這是昆蟲成為西方國家菜肴的主要障礙。

    但可食用昆蟲仍有望成為重要食物來源之一,用以對抗全球仍然廣泛存在的饑餓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達席爾瓦此前指出,目前世界上仍然有8.7億人在挨餓,因而在2015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到期之后,抗擊饑餓的斗爭仍需繼續進行。(記者 李洋)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