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綜合報道

    轉變政府職能重在頂層設計

    代表委員熱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

    記者  劉維濤

    2013年03月11日07:11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10日上午,隨著《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第七次大規(guī)模機構改革拉開大幕。

      從“職能轉變”赫然寫入標題,到大刀闊斧的機構整合設計,再到簡政放權的“五個減少”,都傳遞出一個鮮明的信號,政府將以更大力度,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上加快職能和角色轉變。

      提升政府效能

      機構設置不夠合理,一些領域機構重疊、人浮于事問題依然存在,代表委員對此頗有感觸。

      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委員說,“此次改革,把重點放在轉變職能上,一個事情由一個部門主管,這是從實踐中提出的,針對性很強,都是針對當前市場發(fā)育和發(fā)展情況來的,是人民群眾在現(xiàn)實中迫切要求解決的。”

      此次改革安排中,幾個部門的裁撤重組,都有一個鮮明的取向,即符合實際、科學合理、更有效率。

      “合并就是人心所向,中央這一決定,實在是回應了基層的呼聲啊!”重慶沙坪壩區(qū)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江龍委員,展示了區(qū)計生委主任發(fā)來的一條短信。“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基層對組建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態(tài)度。”劉江龍說。

      部門撤并的背后,是更為關鍵的職能轉變。“定職定責,才能定人定心。”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縣長韓永東代表說。

      代表委員們認為,此次改革的頂層設計,有利于政府向創(chuàng)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提供優(yōu)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方向轉變,角色定位將更加現(xiàn)代化,效能會進一步提升。

      釋放社會活力

      處理好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本輪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也是社會的廣泛共識。

      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減少和下放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審批事項,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和收費,減少部門職責交叉和分散……方案中的“五個減少”,充分體現(xiàn)出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的嶄新思路。

      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代表說,“簡政放權”是改革的一大亮點,政府不是萬能的,應該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打事前審批,比不上一項事后監(jiān)督。”山西省發(fā)改委主任王賦代表認為,政府放權不是做“甩手掌柜”,在減少對微觀事務干預的同時,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宏觀標準的制定以及監(jiān)管上。

      唐英年委員曾擔任香港特區(qū)政府政務司長,他說,政府進一步放權,最終會有利于國家發(fā)展,讓居民受益。

      廣東省發(fā)改委主任李春洪代表認為,只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才能既避免政府過度管制和包攬一切的舊模式,又防止泛市場化帶來的社會不公、社會不和諧問題。

      “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太快,政府要從千頭萬緒中解放出來,把抓大管總的事辦好!”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委員對于方案中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的論述“舉雙手贊成”。

      方案中關于調動地方積極性的舉措,引起代表委員的熱議。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委書記李燁代表說,以前為了轉移支付,基層干部往往“跑斷腿、說破嘴”,而且報批程序多、速度慢。改革后,基層就能心中有數(shù)、提前安排、早做準備,“還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下基層、干工作。”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市長陳衛(wèi)民代表認為:改革明確劃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職責,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地方政府貼近基層、就近管理的優(yōu)勢,有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開展工作。

      強化制度建設

      行政體制改革萬眾矚目,事關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代表委員們認為,目標和路線圖都已清晰,要盡快出臺細則、精心組織實施,讓改革早日顯示效果。    

      寧夏發(fā)改委主任張八五代表認為,改革方案“適時適度,科學合理”,有利于解決當前經(jīng)濟社會工作中突出矛盾和問題。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高宏峰委員認為,幾次機構改革是有步驟地、循序漸進地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

      方案著重強調了法治的重要作用,也在代表委員中引起共鳴。北京市天達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大進代表認為,應該讓法治來引領和規(guī)范改革的全過程,做到法制建設和政府職能轉變同步進行。 

      四川省遂寧市市長何華章代表認為,政府職能轉變的改革和努力,應該制度化、細化、量化,把“放在抽屜里的權力”拿到桌面上來。

      代表委員們認為,只有讓政府的一切行為都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讓人民通過健全的監(jiān)督制度監(jiān)督權力運行,才能真正做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真正把政府職能轉變過來。

      (素材提供:記者李剛、吳齊強、魏本貌、張志鋒、于洋、胡洪江、趙婀娜、謝衛(wèi)群、汪志球、黃嫻、朱磊、劉峰、尹世昌、劉毅、王明峰、王明浩、熊建、何璐、冀業(yè))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