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外媒參考

    港媒:機構改革“放權”亦須強化監管

    2013年03月11日13:20   來源:中國僑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香港商報》10日刊載社論指出,國務院機構改革,放權是改革的一個核心。但放權同時,亦須強化監管,慎防不作為。

    文章摘編如下:

    備受關注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昨(10日)揭盅,此次改革牽涉廣泛、異常復雜,不僅要關注具體部門的整合,更應聚焦在是否能真正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能和更好服務社會。

    本次改革致力打造“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體現新領導層執政為民的核心宗旨。

    穩步推進大部制改革清晰權責,體現了新領導班子勇于任事,消除積弊的決心。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整合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海洋、能源管理機構,正是對癥下藥之舉。

    政企不分亦是市場經濟規范化的一大障礙。政企分離,政府才能真正由市場經濟“參與者”的身份,實現向“監管服務者”的身份轉變。有利于建立市場“公平、公正、透明”的核心機制,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放權是改革的另一核心。只有放寬對市場對社會的管理,才有利于市場蓬勃、釋放民眾創造力,從而達致釋放整體生產力的目標。許多沒必要的審批、年檢、收費罰款等不僅阻礙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且造成腐敗溫床。本次方案明確改革原則“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微觀事務管理,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的下放、該整合的整合”,令民眾得到真正實惠。

    但放權同時,亦須強化監管,慎防不作為。須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停止對市場不適當的干預,把角色轉變到生產和消費的 “協調者”和維持“公平公正”核心價值的監管者。

    大部制改革是內地市場機制進一步規范和健全的重要信號。內地經濟民生環境將由此改善,市場進入門檻降低及更加公正, 有利內需市場的發展壯大。(殷翔)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