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地方要聞
    超前規劃為保障房選址

    北京:今年新劃定21.1萬套保障房

    2012年12月17日08:16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雖然2012年的任務已經完成,但這幾天一組組保障房選址規劃師,還奔走在通往朝陽、豐臺甚至遠郊區縣的路上。站在一片空地前,雪花落在他們肩頭,轉瞬間就積起了薄薄的一層。今年開工、收購16萬套保障房的任務已經完成,但城市規劃師們并沒有停下為保障房選址的腳步。記者昨日從市規劃委了解到,截至12月初,本市今年已經完成了21.1萬套各類保障房規劃條件審查,其總建筑規模已經達到1483萬平方米。

      公開搖號保障房占總數一半

      “開工到竣工之間,總會有個建設周期。我們提前做得越多,新開工量就會越大,過一兩年提供給被保障家庭的房源就越多。”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說。規劃從來不是可邊可沿地針對每年保障房任務進行,而是為明年甚至后年的保障房建設進行預判。

      在今年規劃部門確定的1483萬平方米保障房中,定向安置房、回遷房等無需參加公開搖號的項目建筑面積共計達到933萬平方米,住房套數超過10.6萬套。而參與公開搖號的項目總建筑規模達到550萬平方米,住房套數約有10.5萬套,其中有1.1萬套經適房、2.4萬套兩限房和7.1萬套公租房。

      在今年確定的項目名單中,越來越多的保障房配建在商品房社區內,成片的保障房越來越少了。“這是出于優化空間布局的考慮,保障房配建在商品房社區內,能夠享受同樣的社區配套和公共資源設施。”相關負責人說。

      本市已經從產業定位、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多個方面,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為保障房選址、規劃并進行建設。通俗地說,就是保障房會建在更方便的地段,小區環境和商品房一樣,周圍也會有更多就業機會和服務設施。

      公租房近七成供應“夾心層”

      本市正在大力發展公租房,“公租房的大量上市可以解決被保障家庭、新就業大學生甚至外地戶籍工作人士臨時居住困難的問題。”針對公租房占公開搖號保障房總數三分之二,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公租房的服務對象,都是有著臨時居住困難問題的人群。他們可能有個好前途,但目前收入還買不起商品房;他們有可能剛剛就業,存折上的數字,還不足以支付第一套房的首付;他們也可能馬上就要搬入新家,只在等一兩年的房屋建設周期。

      這些“夾心層”都將通過公租房進行過渡,但幾年之后,就能通過自身努力改善居住條件。因此,在今年保障房項目確定和選址中,主管部門正在努力為公租房選擇更好的地段。今年的保障房配建項目中,也將配建項目重點向公租房和定向安置房傾斜,確保這些被保障家庭的住房需求。(記者 耿諾)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