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青團新聞
    一切為了青年永遠是我們共青團的工作核心。

    共青團黑龍江省委書記李豪巖:為青年成長搭建舞臺

    文 本刊記者 李菡丹
    2013年07月29日10: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共青團黑龍江省委書記李豪巖:為青年成長搭建舞臺

     在共青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剛剛結束小組討論的共青團黑龍江省委書記李豪巖坐下來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他的個子很高,說話語速適中,內斂沉穩,又和藹可親。采訪一開始,他就開門見山地說:“我31歲即在共青團黑龍江省委任副書記,至今11年間,主抓過團省委的各項工作,我深感加強團干部的自身建設至關重要。因為尤其在基層團組織,團的書記是關鍵、是龍頭,往往一個人就決定了一個組織。”

    今年42歲的李豪巖21歲時從西北工業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曾任哈爾濱飛機制造公司設計員,車間副主任,公司團委副書記、書記,團中央青工部企業處副處長(掛職),哈飛公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于2002年11月任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副書記,2011年4月任共青團黑龍江省委書記、黨組書記。他本人就是從基層團組織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成長起來的團干部。他說:“一切為了青年永遠是我們共青團的工作核心。”

    加強團建,豐富思想引導手段

    李豪巖詳細介紹道,近年來,黑龍江省各級團組織著力強化自身建設,堅持黨建帶團建,深入基層,夯實基礎。比如,扎實推進“團建創新工程”,支持基層,充實力量;協調省財政廳聯合下發支持鄉鎮團組織工作經費的政策性文件;選派地市級以上團干部、高校團干部駐縣掛職;推進鄉鎮街道團隊組織格局創新,新增編制外兼職團干部達16951人;全面開展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新建鄉鎮團委直屬團組織18608個,覆蓋團員11.1萬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建團11928家,建立青年農民工駐外團工委128個,聯系影響外出務工青年近10萬人……

    “要提高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關鍵是要高舉理想信念的旗幟。共青團要做好青年思想引導工作、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須站在理想信念這個制高點上。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內在的強大的持久的。”李豪巖牢記習主席的這番話。

    為了帶領龍江1100萬團員青年逐夢,李豪巖說,近年來,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始終深入實施“青少年思想鑄魂工程”、“團建創新工程”、“青少年權益保護工程”、“希望工程”,扎實推進“農村青年致富成才行動”、“青年創業就業行動”、“青少年美好家園建設行動”,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引導青年,凝聚青年。

    通過廣泛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我與龍江同發展”、“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與信仰對話”、“紅領巾太陽花,好少年心向黨”等主題教育活動,深入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大學生骨干5萬余人次,依托共青農場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泛開展國情、省情教育,進一步堅定廣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

    李豪巖深知文化育人這個道理,通過開展“青春勵志讀書匯”、“青少年文化公益大講堂”、“勞動創造奮斗?創業創新創優——我的青春故事”、“關注48個生活細節”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素質。

    此外,共青團黑龍江省委還廣泛運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工作,與省電視臺、省廣播電臺合作開辦了《12355青少年成長導航》《光榮夢想》《贏在未來》等專題欄目,創建省市縣三級團屬網站136個,創辦“龍青手機報”,開通省市縣三級官方微博及團干部個人微博3萬余個,影響覆蓋青少年超過300萬人。通過開展“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暢通了青少年合理利益訴求的表達渠道。

    李豪巖面帶微笑地說:“每周一晚上6點半到7點半,在省廣播電臺開通的12355青少年服務臺,收聽率一直在直線上升,為切實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們還在微博上開展了‘為最美女教師祈福’、‘微風暖龍江’微話題活動,吸引了青少年的廣泛關注與參與。

    植根青年,為成長搭建舞臺

    從小生長在黑土地上,李豪巖對這片土地,以及在這片土地上勤奮耕耘的農村青年都有著極為深厚的情感。“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近年來,團省委圍繞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深入推進農村青年致富成才行動。”組織農村青年致富實用技能培訓;建立省市兩級農村青年棚室經濟示范基地;培養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實施“萬名大學生進萬村”服務行動,為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增添力量。

    他說:“每當我走進農村,我都能看到,廣大的農村青年非常渴望知識,急迫地想通過知識來改變現狀,走向富裕。我們每次開展培訓,前來聽課的人非常多,教室里的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每個人都拿著筆和本認真地聽、記。老師講完課,還有很多青年不愿意走,繼續圍著老師提問題,求解答。”

    黑龍江省遍布老工業基地,圍繞產業項目發展和老工業基地振興,共青團黑龍江省委大力開展“共青團助力產業項目年”活動,引資總額達279億元;在重點項目建設中開展“青年突擊隊活動”;深入實施青工崗位技能提升計劃,青工崗位技能大賽吸引100多萬名青年參與,為黑龍江省產業項目建設培養技工人才。

    李豪巖記得有一次,為了進一步提高青年工人參與技能大賽的積極性,共青團黑龍江省委與相關部門合作,將技能大賽與技術職稱掛鉤,凡是在技能大賽中取得名次的工人可以直接晉升職稱。“一天,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是一家企業的職工打來的。他說,參加技能大賽有年齡限制,可是他的年齡超了一個月,希望能破格允許他參加技能大賽,因為如果不能參加,他有可能一輩子也晉升不了職稱,那將留下終身遺憾。”最終,這名工人拿到了技能大賽的前三名,評了職稱。

    李豪巖對這件事印象特別深刻,他說:“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青年工人的積極、向上、追求和正能量。”

    談及關注青年民生,李豪巖介紹說,近年來,共青團黑龍江省委集中力量推進“青年就業創業行動”,建立國家、省、市三級“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1284家,組織9800名青年上崗見習。成立黑龍江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為青年創業項目提供1155萬元資金支持,幫助12萬余名城鄉青年獲得創業小額貸款27.4億元。“三下鄉”、“挑戰杯”為大學生實踐搭建舞臺。

    “我們促成省青聯委員中的企業家與創業青年結成對子,請這些成功的企業家幫助創業青年選好項目、做好項目,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創業青年的成功率。”李豪巖欣慰地說。

    團組織一切為了青年,而青年也為這片黑土地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在共青團黑龍江省委組織的“保護母親河”行動中,400萬青少年累計植樹2880萬株,護綠面積25萬畝,清除白色垃圾近百萬噸;廣大青年積極參與和諧龍江建設,注冊青年志愿者121萬余名,促使街道、社區志愿者服務站(基地)達2468個,推進了志愿服務工作項目化、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在“平安龍江”、“文明出行”、“青春暖流行動”等志愿服務項目中,青年積極踴躍,承擔了大冬會、新博會、書博會、哈洽會等大型賽事展會的志愿服務工作……

    看到這些,李豪巖不無感慨地說:“尊重青年、依靠青年、竭誠為青年服務,才能有效吸引和凝聚青年;持之以恒地抓好團的自身建設,才能永葆共青團事業的蓬勃生機。”

    但同時,他也指出,在經濟社會深刻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團的事業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挑戰,這就對共青團黑龍江省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接下來,我們將實施‘青春筑夢’工程、‘青春建功’行動、‘青春護航’行動、‘團建活力’工程,把握住廣大青年的脈搏,做廣大青年值得信賴的貼心人。

    《中華兒女》雜志 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點擊進入“全國黨建期刊博覽”

     

    (責編:楊媚、權娟)


    相關專題
    · 中國共青團新聞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