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 11月24日,誕生于湖南寧鄉。
1920年 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2年 參加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1923年 8月,任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總主任。
1926年 2月下旬,在廣州代理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
1927年 1月,在武漢領導收回英租界的群眾斗爭。5月,在黨的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1928年 參加中共順直省委的領導。
1929年 在上海、東北等地從事黨的秘密工作。7月,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
1930年 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赤色職工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執行局委員。
1931年 在黨的六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秋,任中共中央職工部部長、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
1932年 發表一系列文章,批評白區工作中“左”的錯誤。冬,進入江西中央蘇區。
1933年 春,任全國總工會蘇區中央執行局委員長,領導全國職工運動。
1934年 4月,任福建省委書記。10月,參加長征,先后任工農紅軍第八、第五軍團黨中央代表和第三軍團政治部主任。
1935年 1月,出席遵義會議。
1936年 任中共中央代表,赴中共北方局指導工作。
1937年 抗日戰爭爆發后,出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領導開創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工作。
1938年 1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
1939年 發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1940年 深入華中敵后,領導開辟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
1941年 皖南事變后,任新四軍政治委員和中共中央華中局書記。
1942年 穿過日偽軍一百余道封鎖線,從華中返回延安。
1943年 參加黨的七大的準備工作。參與領導整風運動。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45年 5月,在黨的七大上作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1947年 3月,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書記,轉移到華北負責黨中央委托的工作。
1948年 在中共中央九月政治局會議上作《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問題》的報告。
1949年 10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0年 6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作《關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
1951年 3、4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工作會議上作報告,并作題為《為更高的共產黨員的條件而斗爭》的總結。
1954年 9月,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作《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并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1956年 9月,在黨的八大上作政治報告。在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1959年 4月,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960年 11月,率中共代表團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81國共產黨、工人黨代表會議。
1961年 先后在湖南和東北林區進行調查研究。
1962年 1月,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作報告,初步總結了1958年以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經驗教訓。
1963年 先后對印度尼西亞、緬甸、柬埔寨、越南和朝鮮進行國事訪問。
1964年 倡議和領導了試辦托拉斯及實行兩種勞動制度、兩種教育制度的實踐。
1965年 1月,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966年 3、4月,對巴基斯坦、阿富汗、緬甸進行國事訪問!拔幕蟾锩遍_始后,受到錯誤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殘。
1967年 3月,致信毛澤東,駁斥張春橋等人在電影《清宮秘史》評價問題上的造謠污蔑。
1969年 11月12日,在河南開封逝世。
1980年 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為劉少奇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1981年 12月,《劉少奇選集》上卷出版。
1985年 12月,《劉少奇選集》下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