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斷流27年后,干流順利實現全線過流

    補水節水,西遼河正復蘇(探訪)

    本報記者 王 浩

    2025年05月09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西遼河穿行於通遼市科爾沁區余糧堡鎮。

    候鳥在西遼河總辦窩堡水利樞紐附近休憩。

    以上圖片均為王金攝

    西遼河,發源於河北省平泉市七老圖山脈光頭山,與東遼河匯合成遼河干流,流經河北、內蒙古、吉林和遼寧。這條流域人民的母親河,澆灌我國黃金玉米帶的歲稔年豐,滋養科爾沁草原的水草豐美,孕育源遠流長的紅山文化、興隆窪文化。

    1998年以后,由於流域水資源過度開發、地下水超採等原因,西遼河處於常年斷流狀態,是全國七大江河中唯一處於斷流狀態的大江大河干流。水利部自2020年起連續開展水資源統一調度,西遼河干流有水河段逐年延長,並於今年4月10日實現全線過流。

    汩汩流水,如何浸潤干涸的河床?流域如何實現綠水長流?讓我們一起探尋西遼河復蘇的歷程。

    算好水賬,為西遼河“解渴”

    2.65億立方米補水確保河道全線過流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遼河公園,微風蕩起碧波,鳥兒啾鳴。王金舉起鏡頭,拍下西遼河兩岸的秀美風光。

    王金是一名攝影師,在西遼河畔長大。“干流水頭到達教來河口,與下游有水河道匯合,斷流27年之久的西遼河終於實現全線過流。”說起那天情形,王金難掩激動。

    曾經,西遼河“喊渴”。“西遼河承擔著流域內工農業生產、居民生活用水以及生態環境維護等功能。”水利部鬆遼水利委員會主任張延坤介紹,水資源先天不足、后天超載,讓河水的“腳步”越來越沉重,直到斷流。

    “復蘇西遼河,必須對癥下藥。”水利部調水管理司司長王平說,2020年以來接續實施春季、汛期、秋冬季等關鍵期調度,根據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水量情況,統一分水、配水,既滿足用水目標,又統籌多種水源為西遼河補水。

    一本水賬,算了又算。鬆遼水利委員會總規劃師林嵐介紹,綜合考慮水庫水、融冰水、外調水、再生水等,確定今年春季調度水量為2.65億立方米。

    這些水能確保西遼河干流400多公裡河道全線過流嗎?

    “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提前預演,心中有數。西遼河流域專題一張圖上,1.7萬處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取用水等監測站點和臨時斷面數據不斷匯集,14處45路大中型水庫、水閘工程視頻隨時調取。“二維水動力模型能推演河道過流能力、線路、水量,我們開展模擬50多次,求得調水的最優解。”林嵐說。

    根據測算,要實現全線過流,西遼河干流通遼斷面流量要達到10立方米每秒,總辦窩堡樞紐斷面達20立方米每秒,麥新斷面達35至40立方米每秒,水流才能保持足夠的前行動力。

    一道道調令傳出,水利工程高效配合。流域最上游的赤峰大石門水庫按照13立方米每秒下泄,下游東臺子水庫接力向河道補水,位於支流上的德日蘇寶冷水庫、紅山水庫依次向干流補水。

    “今年以來,我們抓住冰雪消融、農業灌溉尚未開始、河道凍土未化的寶貴窗口期,全線閉口、集中下泄,把每一立方米水用在刀刃上,直至實現西遼河干流全線貫通。”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運行管理監督處處長王順說。

    打通堵點,疏通河道“經脈”

    赤峰、通遼疏浚整治河道超313公裡

    水流向前行進,離終點不到20公裡處,一個直徑60至70米、深約1米的圓形土坑擋住去路。

    在一線追蹤水頭的鬆遼水利委員會水資源管理處副處長姜長龍心頭一緊:“填滿土坑不僅耗水,還會影響水流前行路線。”現場工作組反復商討后,決定在土坑中間筑一道水槽,搭建臨時渡槽。

    疏通河道“經脈”,是確保西遼河干流全線過流的關鍵。“因部分河道長期斷流,存在阻水片林、高稈作物、圍堤、取土坑等,下墊面發生較大改變。”鬆遼水利委員會水資源管理處處長趙鵬敏說。

    如何及時發現?技術賦能,精準監測堵點卡點。150多架次無人機掃描、20多顆衛星遙感探測,鬆遼水利委員會實施西遼河干支流河道地形測量,實時監測水頭演進情況。“一旦出現堵水、水流漫散等問題,我們能第一時間發現並及時處理。”趙鵬敏說。

    “為了給水流開路,沿線地區及時開挖窄淺式生態基槽,依法從嚴落實主河槽區禁種管控要求,全力保障河流通暢。”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廳長生效友介紹。截至目前,內蒙古赤峰市、通遼市疏浚整治河道313.8公裡,清理整治妨礙行洪突出問題20個。

    久久為功護河道。生效友介紹,內蒙古自治區河長制辦公室持續開展河湖庫“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河道非法採砂整治等,全面完成西遼河健康評價和流域內954條河流、84個湖泊管理范圍劃定工作。

    河道暢,水流才能暢。“水流沖刷,重塑河道,有力改善西遼河面貌。”鬆遼水利委員會副主任郭海介紹,春季調度啟動以來,鬆遼水利委員會先后派出現場監管人員111人次,分段駐守,巡查裡程達7.5萬公裡。

    節水護水,呵護綠水長流

    將完成88條(個)母親河(湖)復蘇目標任務

    天氣轉暖,赤峰市鬆山區哈拉道口鎮橫牌子村種糧大戶燕永亮忙著春耕,“今年種了200多畝玉米。”

    “有收無收在於水。一季玉米澆4遍水,每畝地用水定額是116立方米。咋樣省水,我們得多琢磨。”燕永亮說,田壟起寬,玉米透氣性好﹔膜下滴灌,水流能澆到作物根部﹔刷卡取水,用多少取多少。比起大水漫灌,每畝地省下一半的水。燕永亮家地塊所在的哈拉道口鎮規模化節水灌溉示范區,開展專業化運營管理,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現了水費預繳、用水計量、費用核算的良性運行。

    節水是治本之策。在西遼河流域內,內蒙古各盟市將用水指標逐級分解到村,有條件的地方已分配到井、到戶。2020年以來,內蒙古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31萬畝,新增節水能力5.36億立方米。2024年,通遼市、赤峰市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分別比2020年下降17%和19.56%。

    河流的生命在於流動,確保河道水流貫通是底線要求。張延坤表示,一方面要持之以恆堅持節水優先,嚴格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同時建立健全長效生態保護機制,積極開展跨區域、跨流域生態調度,鞏固生態調度成效﹔另一方面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強河湖生態保護治理,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西遼河干流實現全線過流,是母親河復蘇行動的一項重要標志性任務。水利部副部長陳敏介紹,水利部門將持續開展好母親河復蘇行動,全面完成88條(個)母親河(湖)復蘇目標任務,推動建立地市級以上母親河名錄,在全國更大范圍內組織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讓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生命、流域重現生機。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9日 07 版)

    (責編:任佳暉、王瀟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