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時代楷模”邱軍
    分享

    他是一束光,照亮山和遠方——追記倒在扶貧一線的掛職副縣長邱軍

    2021年09月01日10:2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1月27日電 題:他是一束光,照亮山和遠方——追記倒在扶貧一線的掛職副縣長邱軍

    新華社記者梁軍、馬莎

    站在自家門口,42歲的張應芬目光怔怔地向坡底望去,她懷揣著一絲期待,想象邱軍會像往常一樣出現在全家人面前。待她緩過神,才不得已接受現實,曾經親切喊她“大姐”的掛職副縣長邱軍,再也不會出現了。

    邱軍(右)和華池縣南梁鎮高臺村村民張應芬商議產業發展情況(2019年1月22日攝)。新華社發(華池縣委宣傳部供圖)

    邱軍是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員工。2018年12月,他到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掛職擔任副縣長,主抓扶貧工作。

    張應芬的家在華池縣南梁鎮高臺村。提起過去的日子,她嘴上老掛著一句話,“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張應芬的一兒一女,被當作全家的希望。邱軍來幫扶后,為張應芬子女升學的事忙前忙后:

    得知張應芬女兒休過學,邱軍專門去學校找到孩子並開導她,臨走還留下慰問金。

    邱軍自己舍不得買鞋,在他手機“購物車”裡,一雙皮鞋遲遲不肯下單。但得知張應芬兒子高考中榜時,他花了2000元從網上買了皮鞋、運動鞋和行李箱,親手送來,鼓勵孩子努力成才。

    華池縣南梁鎮高臺村村民張應芬與家人翻看邱軍的照片(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張應芬和邱軍以姐弟相稱。在邱軍的幫助下,張應芬更勤快了,房前屋后被她拾掇得體體面面。雖然倆人關系很親切,但一發現張應芬的缺點,這個“弟弟”往往直言不諱,督促她改正。

    掛職期間,華池的山川梁峁都留下過邱軍的足跡。每到農戶家,他坐在炕頭聊家常,察看住房和飲水安全,了解產業發展。摸清底數后,他鉚足干勁,經常通宵寫調研文章,找幫扶出路,為老區群眾勾勒致富藍圖。

    這是邱軍的辦公室(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如今在華池的大山裡,有邱軍協調實施的沙棘苗產業,也有他挨家挨戶動員規劃的奶牛飼養場,還有他爭取助學基金為鄉村學校安裝的嶄新路燈……

    2019年華池縣順利脫貧,邱軍被評為甘肅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個人。

    這是邱軍女兒寫給爸爸的信和邱軍與女兒的合照(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就在他掛職期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卻突發疾病住進了醫院。

    在重癥監護室中,邱軍依然放不下心縣裡的事。在病床上他用凌亂的字跡,留下最后的囑托:明年的牛產業要做大,菊花產業要做強,鄉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強,對來年的資金使用要有個大概規劃……

    2021年1月8日下午,邱軍終因搶救無效離世,年僅39歲。

    走進邱軍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塊小白板,上面是他寫的6項扶貧計劃,用來時時提醒自己。

    這是邱軍辦公室裡他記錄日常工作用的白板(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和他一起共事的當地干部周祥博說,隻要是邱軍想做的事,他就一定要做成。周祥博還記得,邱軍下鄉發現許多農村學生沉迷手機,他便多方詢問。跟孩子們聊天中他發現很多孩子有打羽毛球的愛好。“沒想到,他回到縣城,就策劃全縣舉辦了一場小學生羽毛球賽,還請來了教練。”周祥博說。

    2021年1月11日,中國化學工程集團黨委追授邱軍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華池縣南梁鎮高臺村村民張應芬拿著她給邱軍的孩子做的布鞋(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張大姐,我來看你了。”如今斯人已去,在張應芬的腦海裡,卻還反復著邱軍常常說的一句話。

    “以前我走在黑暗中,他就像前方的一束光。現在我要把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不辜負他的期望。”張應芬說。(完)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時代楷模”邱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