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領袖人物紀念館

    留言簿裡的懷念

    2019年02月19日10:13    來源:廣安在線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鄧小平爺爺,我們感謝您。”2月18日,在鄧小平故裡景區(qū)參觀后,四川大學大二學生何凱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留言簿上深情地寫上留言,表達對小平爺爺?shù)母屑ず统缇粗椤?/p>

    2月19日,是小平同志逝世22周年的日子,連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匯聚小平故裡,以各種形式紀念一代偉人,傾訴對他的感激與懷念之情。在留言薄上寫下一段文字,是人們對小平同志最樸實的紀念方式。

    “2月19日將近,留言簿上的內(nèi)容逐漸增多。”在鄧小平故裡景區(qū)工作17年,負責管理留言簿的工作人員唐延國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每年的8月22日、2月19日以及清明節(jié)前后,鄧小平故裡景區(qū)內(nèi)留言簿上的留言數(shù)量就會增多。“留言簿裡飽含了各界群眾對小平同志的愛戴、感激、敬仰之情,是一筆寶貴財富。”唐延國說。

    170余冊留言簿 訴說人們對小平同志的無盡懷念

    “景區(qū)的留言簿已經(jīng)達到170余冊。”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裡,副館長何青指著專門用來保存留言簿的房間告訴記者,36年來,鄧小平故裡景區(qū)留言簿的形態(tài)一直在變化。

    1983年,鄧小平舊居對外開放時,工作人員把當時大隊記工分的報表包上舊報紙,用粗棉線一針一線地訂成了留言簿,這樣的手工簡裝本一共有19冊。后來,留言簿換成了質(zhì)量稍好點的硬皮抄。

    1997年2月,小平同志逝世后治喪期間,留言簿被工作人員包上了表示哀悼的黑紗,這樣的特殊留言簿一共有4冊。

    2013年,鄧小平故裡景區(qū)創(chuàng)建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留言簿也提檔升級為“觀眾意見調(diào)查表”,留言平臺從鄧小平故居陳列館擴展到鄧小平緬懷館、鄧小平故居、展演中心等地。

    2018年,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被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參觀群眾不斷增多,留言也不斷增多。目前,已裝訂成冊的留言簿達170余冊。

    留言薄雖然形式發(fā)生著改變,但不變的是人們對小平同志的愛戴和懷念之情。翻開一摞摞厚厚的留言簿,展現(xiàn)了在長達36年的時間跨度裡,人們對小平同志無限的敬仰、無盡的愛戴和無窮的追思。

    最早的一則留言是在1984年4月10日下午1點40分,留言者是一位前往鄧小平故居參觀的農(nóng)民。感恩改革開放政策為生活帶來的變化,他在留言簿上寫下“內(nèi)心崇敬鄧小平,參觀鄧帥故居地,終身難忘鄧恩情。”

    1997年2月22日,小平同志逝世3天后,一位群眾在留言簿上寫下了“小平同志讓我們填飽了肚子,用上了票子,住上了房子。我們世世代代永遠懷念您。”,表達對小平同志的深情懷念。

    2004年,在小平同志百年誕辰之際,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文藝出版社將鄧小平陳列館留言簿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歸類,出版了《鄧小平故居留言簿》,一條條發(fā)自肺腑的留言,見証了小平同志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見証了人民與領袖呼吸相通、命運與共、血脈相連的深厚情感。

    2012年,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8月20日至22日,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的留言簿上,近900名群眾認真地寫下了留言:或是蒼勁有力的“國之重器,民族脊梁”﹔或是工整娟秀的“春天的故事,我們永遠在唱﹔您的偉績,我們永遠銘記!”﹔而最常看到的是一句句稚嫩筆觸勾畫下的“鄧小平爺爺,我們懷念您”。

    不滿10歲的小女孩在留言簿上寫上一句“感謝鄧爺爺,我永遠把您記在心裡”﹔百歲老人在親人陪同下,前往鄧小平故居懷念偉人﹔中年人飽含熱淚感謝恩人……

    “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我們,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永遠懷念敬愛的鄧小平。”一條樸實的留言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化感恩為行動

    衍生蓬勃發(fā)展的力量

    “小平同志是一代偉人,我們一家人永遠感恩您。”2018年8月20日,南京金箔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副主席江楠帶著父親江寶全來到鄧小平故裡景區(qū)參觀,表達對小平同志深深的崇敬和懷念之情。江楠除了在留言簿上寫下深情話語,還現(xiàn)場向鄧小平故裡管理局捐贈200萬元,用於景區(qū)綠化建設。

    “是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政策改變了金箔集團的命運。”江楠說,得益於改革開放政策,他的父親江寶全開啟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並帶領公司走向集團化發(fā)展。“如今,作為金箔集團的接班人,我深深感恩小平同志,也願意用實際行動支持鄧小平故裡景區(qū)建設。”

    無獨有偶。山東青島的企業(yè)家蘇正杰,先后前往鄧小平故裡景區(qū)20余次,寫下了一條條真摯的留言。“每次來到這裡,都有數(shù)不盡的話語要向偉人訴說。”蘇正杰說,2013年,他主動與鄧小平故裡管理局聯(lián)系,並發(fā)來感謝信,表達對鄧小平同志的無限感恩之情,同時捐資110萬元作為小平基金的種子基金,“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讓我們有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因此,飲水思源,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小平同志的感恩之情。”

    感恩行動一直在延續(xù)。

    2018年12月4日,眉山市黨政代表團在市委書記慕新海的帶領下,前往鄧小平故居緬懷偉人,並向鄧小平陳列館贈送了《我們的總設計師》巨幅青神竹編畫作,表達對小平同志的無限敬仰。

    “170余冊留言簿中,記錄了社會各界對小平同志的深切懷念,他們不僅以實際行動感恩小平,也為小平故裡的發(fā)展作出貢獻。”鄧小平故裡陳列館后勤組組長張洪軍告訴記者,一股股感恩浪潮,推動著鄧小平故裡景區(qū)不斷提檔升級,也推動著小平家鄉(xiāng)蓬勃發(fā)展,讓小平家鄉(xiāng)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記者 劉莉華)

    (責編:趙亮、李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