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十九大代表風採錄

    寧夏鹽池縣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

    十九大代表風採:發展激活村民干勁

    記者  朱  磊

    2017年10月14日08: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朱玉國在曾記畔村宣講政策。
      本報記者 朱 磊攝

    “村裡的道路由土路變成了水泥路,大家出行更暢通了﹔創新的貸款扶貧模式,讓咱有了創業本錢﹔種甘草、小雜糧的,養豬養羊的,步子越邁越大,腰包越來越鼓……跟過去比一個天一個地!”寧夏鹽池縣曾記畔村村民牛玉虎,這樣描述村子的變化。

    過去什麼樣?“吃水沒有源,走路特費鞋,三年兩頭旱,口袋沒有錢?!痹浥洗寰嚯x鹽池縣城25公裡,728戶205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6戶588人。年平均降雨量僅為150至250毫米,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貧困村。

    為啥變化這麼大?村民們說:“是朱支書帶我們走上小康路!”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趕忙擺擺手:“哪是我的功勞,國家政策好!”

    2010年,新一屆村黨支部班子成立,為了給班子成員換換思想,朱玉國帶頭參加縣委組織部舉辦的村干部大專學歷函授班,並採取遠程教育、組織班子成員到縣內外觀摩學習、聘請縣委黨校教師和農業技術人員到村授課等方式,切實改變了村干部守舊思想﹔村委會建立了村干部值班制度、“黨群議事會”制度、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監督五步工作法,從體制機制上保障干部們一心干事創業。

    脫貧致富離不開群眾支持,朱玉國走遍了曾記畔村的家家戶戶,田間拉家常,炕頭議發展,促膝講道理,了解村民所想所需,鼓舞干勁。村民的思想慢慢活了,開始主動和村干部商議如何盡快摘掉窮帽子。

    群眾有了發展信心,可沒有資金、技術。村黨支部利用全國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資金試點村和“千村信貸”金融扶貧試點村等項目,累計發放互助資金1359萬元,爭取金融部門各類信貸資金4546.07萬元。

    朱玉國走縣城、跑市區,2014、2015年先后爭取小流域項目資金1000萬元,修反坡梯田800畝,平整耕地3000畝﹔2016年爭取扶貧和農業項目,為貧困戶建灘羊養殖溫棚520座,修柏油路23公裡、村莊道路12公裡,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曾記畔村人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人均收入從2010年的不到2000元增長到2016年的8253元,集體收入從2010年的零收入增長到2016年的18.6萬元。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4日 04 版)

    (責編:沈王一、閆妍)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