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綜合報道

    震中龍門搬“家”記:“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2013年04月27日14:00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字號 】 打印 社區(qū)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7日清晨7時45分,李健和家人正忙著往小貨車上搬東西,他們要搬到300米外一處全新的帳篷安置區(qū)裡。此時,離四川官方公布的默哀時間不足20分鐘。

    “大家都抓緊點,等會兒就要默哀了。”李健抱著一大疊棉絮朝貨車走去,不時回頭提醒忙碌的家人。身后的帳篷區(qū)裡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日落之前,包括李健一家在內(nèi)的青龍村村民將全部搬離龍門鄉(xiāng)中心學(xué)校操場,為學(xué)生復(fù)課騰出地方。

    一側(cè)的操場上,在震中龍門鄉(xiāng)抗震救災(zāi)的部隊官兵、志願者以及民眾代表已排成多列。8時02分,警笛長鳴,全場肅穆。李健和兄長放下抬著的木板,深深地低下了頭。帳篷內(nèi)外忙碌的村民也停下了手中的活兒。

    默哀結(jié)束后,李健用力地深吸了一口氣,彎腰抬起木板,“我家裡除了房子一切都好,但鄉(xiāng)裡有鄉(xiāng)親走了,死者為大。”李健說,搬到新的帳篷區(qū)一家11口可以分到至少3個帳篷,“住的條件一步步變好了,一切應(yīng)該都會好起來的。”

    48歲的石剛背著滿滿一背簍食物快步走過李健的貨車,70歲的石奶奶抱著一箱礦泉水緊隨其后。相比李家的全家總動員,石家搬家的力量顯得些許薄弱。“小兒子腿受傷了,就隻有我跟老婆是主勞力,慢慢搬唄。”石剛笑著說,就像螞蟻搬家一樣,一趟一趟總能搬完。

    中新社記者幫著石奶奶抱起她懷中的礦泉水,跟著石剛的步伐,拐了多個彎后,在帳篷區(qū)裡側(cè)的角落見到了石家的兩個帳篷。石剛受傷的小兒子乖乖地坐在堆放的物品上,不怕生地握住了記者伸出的手。

    “村上的干部說,這次搬了就等著搬板房了。”語畢,石剛卸下食物,背上背簍又朝中心校方向走去。盡管清晨的氣溫並不高,石剛的額頭上已冒出了一層薄薄的虛汗。

    石剛走遠后,石奶奶開始整理已搬來的家當(dāng)。不大的帳篷裡擺上了一張木床,床邊整齊地碼放著6箱礦泉水,一個紅綠條紋的水桶中裝滿了從廢墟下掏出的大米。

    離石家?guī)づ癫贿h處,十余名空軍戰(zhàn)士正在幫助村民加固帳篷。“這個帳篷釘有點鬆,風(fēng)大了帳篷會晃。”一名戰(zhàn)士這樣告訴記者。

    青龍村村主任樂紅虎介紹說,青龍村共有9個組,大部分村民都會搬到這個擁有300多頂帳篷的臨時安置區(qū)。樂紅虎說,安置區(qū)從平地到帳篷搭建完成,隻用了不到3天的時間,“解放軍都顧不上休息,就幫著村民搬家。”

    順著樂紅虎手指的方向看去,藍色的帳篷間綴飾著點點迷彩色,顯得格外溫暖。(記者 徐楊祎)

    (責(zé)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guān)專題
    · 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