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ecsu"></li>
  • <strike id="oecsu"><rt id="oecsu"></rt></strike>
  • <ul id="oecsu"><sup id="oecsu"></sup></ul>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黑龍江林甸溫泉流金淌銀

    2013年01月09日13:24   來源:黑龍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qū)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右圖:游客在體驗雪地溫泉。 文/攝 高慶國 記者 李飛

    “以前隻在電視上看到過藍眼睛、黃頭發(fā)的‘老外’。可如今,‘老外’也跑到咱家門口泡溫泉啦。”在林甸生活了幾十年的李大叔說起稀罕事兒,滿臉的興奮。

    林甸地熱資源得天獨厚,儲量大、熱源優(yōu)、埋層淺、有補給、水質好、壓力大,先后被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xiāng)”、“世界指定溫泉養(yǎng)生基地”。多年來,從溫泉療養(yǎng),到地熱供暖、棚室種植,林甸人積極探求讓地熱資源“流金淌銀”之路。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戰(zhàn)略構想,林甸縣計劃利用20年時間,建成國際溫泉名城,實現城市建設和產業(yè)結構跨越轉型。”大慶市委常委、林甸縣委書記吳海寶告訴記者,林甸縣要以地熱為引領,積極發(fā)展溫泉果菜、溫泉旅游、溫泉地產等產業(yè),建設獨具寒地特色的中國溫泉之鄉(xiāng)、最美養(yǎng)生天堂。

    加快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林甸先后建設了鶴鳴湖溫泉旅游區(qū)、九道溝滿族風情園、北國溫泉等一批精品溫泉旅游項目。北國溫泉養(yǎng)生休閑廣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qū),榮膺“中國十大溫泉”、“最佳寒地溫泉”稱號﹔鶴鳴湖溫泉度假村完成改造升級﹔飛瀧四季溫泉開門納客,開啟了面向俄羅斯旅游的新通道。2012年,又重點實施規(guī)模旅游項目7個,總投資近10億元。鶴鳴湖景區(qū)提升改造(二期)、飛瀧四季療養(yǎng)院一期兩個項目已投入運營,明道酒店、溫泉文化旅游綜合體和溫泉之家主題游樂園3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冰雪狂歡節(jié)主會場溫泉養(yǎng)生俱樂部項目已完成規(guī)劃,形成了中式、日式、韓式、俄式溫泉相得益彰的局面。從“泡澡堂”到“戲魚咬”,從單季游轉為四季游,從散客零星到旅游團應接不暇,溫泉旅游八面開花,成為林甸極具發(fā)展?jié)摿Αⅹ毦咛厣攘Φ某柈a業(yè)。2012年截至11月末,全縣旅游接待總人數62.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2%和36.4%。

    “‘林甸溫泉,名不虛傳’,現在全國各地到過林甸的人都這麼說。”林甸縣地熱辦李立學告訴記者,隨著“林甸溫泉”這一品牌叫響全國,林甸溫泉旅游已向規(guī)模化、產業(yè)化方向邁進,形成了各具規(guī)模、獨顯特色、互促互補的格局。

    除了溫泉旅游,林甸縣還把地熱資源延伸到農業(yè)生產和溫泉地產開發(fā)等領域,激發(fā)出巨大的后發(fā)優(yōu)勢和市場價值。2009年10月,該縣完成了38棟地熱溫室建設,試種西紅柿、黃瓜、茄子、香瓜等果菜,獲得成功,開啟了我國高寒地區(qū)溫室果菜生產的一場革命﹔2010年,完成了3000多棟地熱溫室建設任務,給農民帶來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目前,以四季青鎮(zhèn)為依托的農業(yè)採摘、溫泉果菜特色項目快速推進,初步構建起集溫泉、濕地、田園採摘於一體的多元發(fā)展格局。林甸縣地熱水中含有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適合家庭生活用水。自1999年至今,已接通居民生活用水2.45萬戶,使地熱水進入尋常百姓家,提升了百姓的生活檔次。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